关灯
护眼
    洪钧知道姚工在等着听自己说话,便没动筷子,而是立刻说:“呵呵,我和您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啊,我喜欢看明史,起初是因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夹在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朝代,明朝开国是推翻了蒙古族的元朝,最后又把江山送给了满族的清朝,当时觉得这里面有太多的经验教训了,可是这几年我看明史,是越看越自豪,越看越解气。”

姚工好像有些不解,迟疑了一下才说:“解气?我可没觉得,我倒是觉得整个明史就是一本太监史、窝囊史。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全是太监乱政,就那段郑和七下西洋还算扬眉吐气,结果郑和也是个太监。”

洪钧笑了,一边看着服务员开始往桌上上着热菜,一边说:“姚工,我给您讲个故事啊,是个真事。前几年我有个客户是一家日本的电气公司,有一次和他们社长的翻译一起喝酒。日本人有个特点,喜欢喝酒,而且一喝就醉,这翻译也是,喝了没多少就有点儿不行了。他告诉我,他是在早稻田大学学的汉语,他跟我讲,日本人大多数瞧不起他们这些学汉语的,学英语和法语的受尊重,但是,也有一些人特别赞赏他们这些学汉语的,说他们是在忍辱负重地学习‘敌国’语言,将来是会派上大用场、做出大贡献的。这家伙问我,他不理解为什么中国把元朝也算进自己的历史里面,中国不是被蒙古人给灭亡的吗?他还说,在日本,研究元朝历史的人非常多,比中国、蒙古研究元朝的都多,为什么呢?因为日本是蒙古人惟一一个想打而没有打下来的国家,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不是号称世界征服者吗?日本人特别自豪,因为只有日本没被他们征服。”

说到这儿,洪钧停了下来,喝了口茶,他忽然意识到包间里鸦雀无声,刚才忙着夹菜的那几个人也都停了下来,姚工也目不转睛地扭着头看着自己,洪钧就接着说:“听他这么讲,我就对他说,我不研究元朝,我研究明朝,因为明朝推翻了元朝,日本只不过是因为一场台风而侥幸躲了过去,而明朝是真正击败了元朝。最后,我又加了一句,我喜欢研究明朝,还因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没有自欺欺人地宣扬中日友好,而是坚决地打击日本,并且取得了全面胜利的朝代。”

姚工旁边的副主任忙问:“那个翻译听了以后怎么说?”

洪钧笑了:“他后来已经醉得不行,第二天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副主任惋惜地说:“哎呀,可惜了,让他记住该多好。”

姚工若有所思,又从烟盒里拿出一支烟,过了一会儿才说:“这倒真是,不管是海战、陆战,还是在浙江福建、朝鲜,最后都是打赢了。嘉靖和万历那两个皇帝都很昏庸,抗倭倒是都挺坚决的。”

这时候,洪钧对面、坐在菲比旁边的一个人说了句:“来,洪总,您尝尝这个,菜胆炒扇贝,挺不错的。”说着,就已经转起了桌上的托盘。

洪钧看了一眼托盘,菜胆炒扇贝刚才正好放在那个人的面前,而洪钧面前的是这桌菜里最贵的焗龙虾,那人把菜胆炒扇贝转过来送到洪钧这里时,就正好把焗龙虾转到了他自己的面前。洪钧心里暗笑着,看来那个家伙是自己急着要吃龙虾,便假借让洪钧吃扇贝的名义,把龙虾“让”到了自己鼻子底下。果然,转着的托盘刚定住,那个家伙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把筷子插到龙虾上去了。

洪钧看了一眼姚工,发现姚工正瞪着那个下属,目光中简直充满了厌恶和憎恨。洪钧明白,姚工也一眼看穿了那人的小把戏,看来,姚工很“直”,但不“迂”,挺聪明的,而且,姚工一定也生气那家伙打断他和洪钧的切磋。

菜已经上齐了,洪钧和姚工都只喝茶,姚工的副手和三个下属喝啤酒,菲比也要了啤酒,喝了大约两杯就不肯喝了,那三个下属开始还想劝菲比接着喝,被姚工训了一句就老实了,三个人互相敬着酒,倒也自得其乐。洪钧觉得,姚工已经把洪钧和菲比当成了自己人,哪怕是在细节上都关照着他们。

接下来,姚工一直在津津乐道地说着明宫三大案,洪钧认真地听,不时加一些自己的评点,插话不多,更没有刚才的那种长篇大论,但都很到位。姚工谈得很开心,基本上没怎么动筷子,烟倒是抽了不少,他好像是寻觅了好久才碰上洪钧这么个知音。

点心和果盘也都上过了,姚工和洪钧还在聊着,那三个人一边用牙签剔着牙一边搭讪着,菲比出去结了账回来,看见她旁边的副主任一个人干坐着,便看了看洪钧,洪钧注意到了,就找了个机会对姚工说:“怎么样?您几位都吃好了吗?要不咱们今天先到这儿,明天都还得上班。”

姚工说:“好啊,不错不错,今天吃得挺开心,你们几个人也吃好了吧?那咱们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