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蝙蝠侠再度沉默, 看着同伴美丽的蓝色眼睛中闪烁着的无辜的光芒,“所以,你对他的生活、他的地址、他的人际关系, 都一无所知,是吗?”

    “不能说是一无所知……我知道他和保安部的人关系挺好的……”戴安娜努力回忆, 却一无所获,“好吧, 我确实不清楚他的信息。我真的很抱歉, 蝙蝠侠, 但他就是那种随处可见的同事而已。”

    虽说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但他们两个到底是不同的部门。戴安娜经常出差,罗伯特则始终待在博物馆里面。他们的交集, 基本只有上下班见面的寒暄和一些意图不明的“偶遇”。

    哪怕是难得空闲, 戴安娜听身边的同事聊天的时候,也没人会谈起这个默默无闻的保安。

    她身兼两份工作,日夜都很忙碌, 自然不会把精力浪费在探究无甚交际的同事上——就算她有这种八卦的心思,目标也是那些生活更加精彩、性格更加鲜明的人才是。

    “你说他喜欢你……是指他骚/扰过你吗?”从杂乱的线索当中, 蝙蝠侠突然想起,一些看了「盒子剧场」的观众会声称节目组在伸张正义——后来他查出,那些被选中的幸运儿们,确实做过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不过要说罪大恶极,那也不全是。

    比方说第四位参赛者奥罗拉·诺灵顿, 她没有害死过人,只是经常听信风言风语, 并热衷于夸张化后大肆传播出去。

    而这种行为早在她参加「盒子剧场」被社交圈子冷淡驱逐的同时, 奥罗拉也因这个坏毛病丢掉了工作和爱情。

    如果她只是因为这点过往而被选中惩罚, 那为何不让更加凶残、更加恶毒的罪犯来体验?

    在这之后,他进行了深入调查。布鲁斯推测,「盒子剧场」的幕后主使喜欢挑选那些“坏人”,并不是以恶行为凭依,最看重的,其实是他们复杂的性格。

    或者说,是“综艺感”。

    之所以都是恶人,只是因为内心黑暗的人,往往更加有看头而已。

    听了他的问题,戴安娜思考着说:“他的确会制造一些耐人寻味的‘巧合’。但是他从来不敢面对、或是太靠近我,所以我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他是害羞,还是变/态。”

    “……他确实对你图谋不轨。”这个时候,布鲁斯看到屏幕上的罗伯特被迫回答了那些隐私的话题,并在戴安娜疑惑的目光中,简短复述了一遍。

    戴安娜的脸色立刻变得不虞,“什么?他居然在我背后干了这种事?!”

    凭借她的语气,布鲁斯敢保证,要是罗伯特此时在她面前,绝对会收获神奇女侠极重的一拳。

    尽管心中气恼,但戴安娜明白,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抓住幕后之人的马脚。

    否则,按照蝙蝠侠说的那样,还没等她返回地球找到这个恶心的同事,罗伯特就该被送到停尸间了——她并觉得对方能够撑到最后,这点同样也是根据蝙蝠侠的转述判断的。

    一直在寻找罗伯特踪迹的超人收回了超级听力和超级视线,遗憾地对同伴摇头,“我什么都没发现……也没有找到像b说的那样,在看「盒子剧场」的观众。”

    排除掉每家每户都用上了防备氪星人的铅制品的可能,那就代表着,这背后的存在察觉到了超人可能的窥视,提前做了保密工作。

    调查似乎走上了绝路。

    这十多年来,布鲁斯遇见的超能力罪犯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外星球的主宰、多维度的恶魔,可是没有一个像这样,丝毫找不到线索,比幽灵和幻影还要隐蔽得多。

    在最后一期之前,他和罗宾们已经尝试了各种方法,可是不论是魔法侧的黑暗正义联盟,还是记载了诸多历史的古老典籍,居然都没有提到过类似的存在。

    但他并不以为,这代表着「盒子剧场」是新时代的产物──夸张配色的转盘、刻意营造的广播电流声、各类项目的背景设置,这幕后黑手显然对上一个世纪有独特的情节。

    与其说是它从未出现过,布鲁期更顷向于它消除了存在的痕迹,就如同它对罗伯特、对柯立夫做的那样。

    这也就解释了,「盒子剧场」分明行事张扬,却又严苛地把控着观众,不允许参赛选手泄露一点真实。

    这个节目自始至终都安排好了固定的结局:消失在所有人的记忆里面。

    ──是不是所有人这点,有待商榷。

    以「盒子剧场」的恶趣味来看,说不定会留下刻意几个人的印象,令他们生活在恐惧和虚幻当中,直至永恒的死亡。

    “ 我找到了! ”维克托兴奋的声音打破了寂静,“一张二十年前的照片!”

    钢骨边说,边将他的发现投到了瞭望塔的巨大显示屏上。

    霓虹色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夜色,大楼下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让人完全体会不到时间的流逝,此时已该是入眠时间。

    这是一张网友从天台顶上抓拍的夜景,po到网上后,因为无甚特色,没有引起丝毫的波澜,只是像成亿的互联网废料一样,储存在云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