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再过三天,韩思玉在新城书局“武术培训班”终于正式开始营业了。

    别看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但是自幼随父母在军旅行伍中长大,对于弓马骑射舞刀弄枪这些简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韩思玉先是细细查验了每一个童子的体质等基本情况,然后因人制宜,制定了详尽的训练计划。

    魏来见她如此“专业”,心里甚为高兴。不想韩思玉把童子们过了一遍,却径直向他走来,不由分说,将他拽到近前,把他身上的骨骼肌肉一顿拿捏,毕竟男女授受不亲,姑娘的这番大胆举动,弄的他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韩思玉笑道:

    “魏小哥,我听我爹爹说,你面对他的夺命刀锋,依然口若悬河,毫无惧色,怎么如今却扭捏害羞了,不过,你这根骨还真是不错,是块练武的材料!”

    韩思玉把书局当成了演兵场,几乎是把“韩家军”练兵的那一套模式完全照搬过来,从打基础拉体能开始,具体而言,就是跑步训练耐力,举石锁训练力量,规定每三天集中训练一次,每日自己训练半个时辰。

    她还放下话来,三月为期,她必定让这些童子有所小成,到时候,要有一番校验,让魏来看看她的训练成果。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姜楠似乎对当这个孩子王伍长非常兴奋,不但很是积极主动,还总跟在韩思玉旁边笑嘻嘻各种彩虹拍,顺便再问这问那,话题绕来绕去,好奇心总离不开宋军军队里的那点事儿,韩思玉被她捧的挺舒服,又见他随和憨厚,倒也知无不言。

    孙冬看着姜楠和韩思玉套近乎,只是冷眼旁观,从不多言,但是训练却颇为认真,对自己带的一队童子异常严格,各个训练科目都绝不允许偷懒,有的时候,甚至还要额外加练,所以相对而言,他这个小队的成绩明显胜过姜楠那队。

    最“幸运”的莫过于“总队长”魏来!

    因为韩思玉总是给他“开小灶”——

    比如跑步,姜楠和孙冬带队绕着空场跑500步就可以稍作休息,一下午跑3000步就算完成了任务,而韩思玉给魏来的要求是,每次至少1000步,一个下午不能低于10000步……再比如石锁,别人都是20斤的石锁,抓举30下就罢了,可是给魏来的要求是先举、再掷、后接,举法还分为单手推举、双手抓举;掷法包括飞掷、反掷、跨掷、背掷;接法有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最后,再来十回花式组合练法……筆趣庫

    在魏来跑步和练石锁的时候,韩思玉就抓了一把小石子盯着他,只要脚步稍慢或者举的不到位,一枚石子就会精准的飞过来打在他小腿或手腕的麻筋儿上,虽然力道不大,也并不会受伤,但是那种被猛然击中软肋的感觉真是令人崩溃的酸爽无比!

    后来,新城书局北院里就经常是这样的一幅“生动”画面——姜楠、孙冬带着童子们训练完了,就和韩思玉一起坐在凉棚下,喝着凉茶,吃着井水镇的甜瓜,如同古罗马的贵族在高高的看台上欣赏奴隶们角斗一般,笑呵呵的看着一个瘦高英俊的年轻人,上次不接下气的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忘情”的奔跑奔跑奔跑,然后四脖子汗流的举石锁举石锁举举举,此时,如果把蔡依林的《舞娘》音乐放出来,“旋转,跳跃,我不停歇……”,倒是极合适不过的!

    最开始的几次训练课后,魏来都是如死狗一般被人抬回的房间,整个人像被抽去了魂魄一般,彻底散了架子,连张嘴吃饭和开眼看人的力气都没有了,倒在榻上便沉沉睡去。

    在梦里,他好像被当年那个辽宁的“疯狂教练”马俊仁招进了“马家军”长跑队,灌上一口“中华鳖精”,然后拉上氧气稀薄的青藏高原进行魔鬼训练,身后就是一只跟跑的藏獒……

    早晨起身时,动作必须异常缓慢,只能一点点挪动着爬起来,动作稍大,浑身的肌肉酸痛就让他龇牙咧嘴。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逐渐的,魏来在痛苦的“煎熬”中,竟不知不觉习惯了这种强度,整个人晒的黑了很多,但是身上的各条肌肉却不断爆粗,精实了不少。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由吃不下饭骤然食量大增,一顿晚饭,动辄几大碗米饭,也不管什么菜还是肉还是汤,一概风卷残云般,顷刻就来个“光盘行动”,有时候睡觉前还得饶上两三个烧饼,就连书局有名的“大胃王”姜楠都看的目瞪口呆,不得不时刻紧紧攥紧自己的袋囊,生怕魏来像绿了眼睛的饿鬼一样过来抢他的果脯肉脯……

    这一日午后,众人正在热火朝天的集中训练。司徒婉儿从南苑那边款款走来,身后带着她的贴身丫鬟落樱,怀里抱着一具古琴。

    “唉,我正要在花园弹琴解闷,就听见你们这边好生热闹,早听说你们在这边练武,这等好玩儿之事,怎生不带上我!”

    正把一对石锁舞的呼呼生风的魏来听到婉儿来了,连忙停下“刻苦训练”,引见道:

    “韩姑娘,这位是司徒老掌柜的孙女婉儿姑娘……”

    司徒婉儿不等他话说完,便嫣然一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