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管家过来耳语,孙尚书点头,示意他把人带进来。

    裴君炙在上明的伺候下净手。

    孙尚书体型微胖,书香门第出身,这把年纪了,也称得上一句气质儒雅:“阿炙,来了几个国子监的小兔崽子,这可都是未来的国家栋梁!你待会儿能指点一二,就是他们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孙尚书一心想劝裴君炙入仕,屡败屡战,这次好不容易得到当面说话的机会,他绞尽脑汁,想到了‘迂回’二字。

    他决定换个路子,循循善诱,既然裴君炙十万个不愿意踏足权利中心,那国子监里的清职,说不定能考虑考虑呢?

    鉴于他不知道裴君炙喜欢什么样的学子,所以,他差人精心挑选了六个人,作为国子监不同学子类型的代表,囊括了最好到最差。

    很快,六个国子监学子排排站,唐入林不知何时混入其中,无人发觉。

    孙尚书一个眼神扫过去,板着脸道:“裴世子三岁启蒙,五岁七步成诗,七岁能言善辩,九岁得慧通方丈青眼,入金山寺参佛,这十年间,多少书法、绘画、诗赋流传于世,天下文人效仿者众!行了,说得我口干舌燥的,你们逐一见礼吧。”

    孙尚书心中咆哮:小兔崽子们,夸!张口夸!往死里夸!文人哪里都能弱,就嘴巴不能弱!

    孙尚书如此夸赞裴君炙,就是傻子也知道该说好话,学子们各自拿出看家本领,噼里啪啦,比鸡鸭都能叫。

    裴君炙爱洁,拿着湿手帕,一直在擦弹过琴的十根手指。

    吵嚷声,令他缓缓抬起头,一个轻飘飘的眼神,一个将手帕丢在地上的动作。

    顿时让不可控的场面定格。

    孙尚书看出裴君炙的不悦,恨不能揪着六个人的耳朵,骂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过……

    孙尚书忽然发现,裴君炙正盯着一个人看。

    站在最左边的男子,身形最高,至始至终,未发一言。

    孙尚书眼睛亮了,让人把其余五个带下去。

    他问:“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