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叔祖很牛叉

    别人观察她,她自然也不客气的观察着别人。

    上一次见他们时,康熙在。

    那样的帝王之姿,绝对的上位者之势,霸主之气。

    让两辈子,没培养出半点气势来的她拘谨。

    此时康熙不在,仅太子这样的气势,便吓不着她的。

    康熙的儿子都不丑,但依旧各有不同。

    八阿哥是最漂亮的,这漂亮应该来自于他的母亲。

    天生的一张笑意盈盈的脸,便是不笑也软和三分。

    看着舒服,容易亲近。

    九阿哥与八阿哥又是不同的美了,爱拿眼斜着看人,偏生一双桃花眼,那么一斜,着实是风情万种。

    四爷是个面瘫,虽然后世说他是冷面王。

    可现在,他还没有到那样的程度。

    凭着一股子固执倔强,也只得不苟言笑四字。

    长得到是帅气,毕竟德妃可是相当漂亮的。

    说起来,大阿哥,太子,三阿哥长得反而不那么出彩。

    只是对于男人而言,长得如何反而并不太重要。

    重要的是气势。

    大阿哥是武将出身,一身杀伐之气,铮铮铁骨。

    三阿哥偏文,自然多了些文雅,文人的清贵气。

    太子乃是储君,贵气又更重一些。

    一看便知不是凡人。

    观察完所有人,静宜才感叹,这几位还真是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不同。

    但不论哪一个,都是精彩的人物。

    若他们不是盯着同一个位置,争得你死我活,他们必定都会成为一方的强者,大才。

    可惜了!

    “真人到!”

    突的一声唱诺,打断了道观的静谧。

    众人起身,包括太子在内。

    “胤礽见过勿虚真人。”

    “太子殿下客气了。”

    勿虚真人甩了下佛尘,给胤礽行了一礼。

    “太子殿下,诸位阿哥,请坐。”

    勿虚真人跟太子同时坐下,待他们坐下之后,其他人才落坐。

    静宜自然是最末的。

    两个道童站在勿虚真人之后。

    接着,勿虚真人开始讲道。

    道与佛是不同的,佛讲究因果轮回,有因有果,有生有死,且是必然。

    而道,尤其是他这样已经碰触到了道的人,追求的是长生不死,变化飞升。

    便是有因果,也要夺天造化,刷上功德,夺他人气运。

    渡雷劫,上九霄。

    没有人对长生不感兴趣,几位皇子全都听得激动、兴奋。

    待得勿虚一番道讲完,他们便迫不及待的开始抛橄榄枝,刷好感度。

    可勿虚亦是有身份的人,讲完道便起身:“几位贵客若有疑惑,不如去后院禅房。”

    其时,天已黑透,可众人却好似不知。

    道观被烛火照得通明,好似白昼。

    几人移步到了后院。

    两个小童守着门,一次便只许进一个人。

    按着身份排,太子第一。

    然后是大,三,四,八,九,静宜排最后。

    每个人进去待的时间各不相同,长的半个时辰,短得,不过片刻。

    里面的人说什么,虽一门之隔,外面却听不到片言只语。

    一个半时辰之后,终于轮到静宜了。

    静宜看向四爷,非是不安,只是确定。

    她认为,此时她根本没有进去的必要了。

    四爷却只是冲她点头,“去吧。”

    无奈,她只得进去。

    “勿虚真人。”

    合上身后的门。

    屋内也只两个蒲团,干干净净,无半点装饰。

    静宜看向团膝而坐的勿虚真人,腾的一笑:“小女武静宜,见过叔祖。”

    勿虚真人这才认真打量她,半晌才微微摇头:“我已是方外之人。”

    静宜到他面前蒲团上坐定,方才问道:“何为方外之人?”

    “彼游方之外者。”

    静宜又问:“何为方?

    谁定的方?

    天地所定,又或只是人所定?

    若是天地所定,静宜拜伏。

    若是人定……既然称方外之人,又为何要守人所定之方?”

    勿虚只觉如醍醐灌顶,如雷霆击震,一时间,懵懵然,恍恍然。

    静宜又接着道:“方外方内总都是人,是人便有父母血亲,有因缘羁绊。

    天地让人生而便得父母馈赠一身皮肉,血骨灵魂。

    想来是有其道理的……而叔祖如何觉得,便只因自称一声方外之人,便能了断这一切,还清这样的深缘厚债?”

    勿虚一时怔忡呆愣,眼神从清明,惭惭呆滞浑浊。

    静宜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守侯。

    她现在大概明白四爷的意思了,四爷想招揽他。

    但是,明面上,这事是替皇帝做的,可却要得了他的好感。

    以期在某些时候,能帮一把。

    哪怕是一句好言,或是一丝提点,便已足够多。

    而她今日出现在这里,便只是点明这层关系。

    若是勿虚真人真的为皇室所用,皇帝那里,说不得就要记上她一功。

    勿虚真人也要将她记在心里。

    至于皇帝对勿虚真人的看重?

    只怕还是奔着他的一身本事,以及对长生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