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也是因为此事,张宛仪被景帝赐婚云翼,成为静王正妃。

    他上一世在疫区九死一生,心灰意冷,云翼和德妃逼他前去,若是疫区百姓得救,功劳就都在云翼的头上,若是他也得了瘟疫,则所有的责任就都会被推到他的头上,与云翼半点关系都没有,一切都是他处置不当。

    好狠的德妃,好狠的五哥啊,上一世他在病重之际就发誓过,若是他能逃过此劫,必定会让所有欺凌过他的人全部收到惩罚。

    这一世他早就知道张宛仪拿出来的药方,自然不会再身受感染之苦,但是当务之急,他必须马上养好现在身上的伤,然后回到京城。

    因为过不了多久,瘟疫爆发之后,他就会被云翼打发到疫区去了。

    想到了药方,云恪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上一世他并没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这一世,他倒需要看上一看了。

    顾雨绮一行人在歇息足后,多半都是夜晚行路,夜晚她们出发在路上不会过多的引人注意,不过这样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按照大齐的律法,城镇在夜晚是要关闭的,所以顾雨绮他们只能尽量的绕开城镇,不从城镇之中穿过,这样会多走一些路程,不过比起穿越城镇所冒的风险,多走一些山路到也不算什么了。

    从京城到夔州,快马加急日夜不听也需要差不多十五日的路程,而顾雨绮他们只在夜里赶路,白天就休息这样更是放慢了行程,顾雨绮估算了一下,差不多等他们到夔州,瘟疫已经率先在南边一点的城镇爆发了。

    上一世那方子是她在一本古书籍之中找到的,她当时还喜滋滋的将方子拿给张宛仪看,让她派人去找了几名患病的人试药,谁知,没过几天,这方子就被张宛仪抢先一步献了出去。

    因为听闻云恪被派去了疫区赈灾,她就心急如焚,傻乎乎的不眠不休,一头钻进医书之中苦苦的寻找良方,她熬了多少个通宵,没有人会知道。云恪也不会知道当她在得知他感染瘟疫被隔离在疫区的时候,心里是有多难受和担心,发了疯一样的将京城所有的书铺都扫荡了一遍,终于在一家不起眼的小铺子里发现了一个破破烂烂的手抄本,是前朝的古书籍,上面记载了这个方子。

    当时她十分的气愤,刚想要去找张宛仪理论,没想到张宛仪却抢先一步到了定远侯府来负荆请罪,哭诉着这方子并非是她背着顾雨绮主动献出,而是不小心被她的父亲张丞相发现,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献给了静王殿下,静王殿下竟然就以为是张宛仪找到的,并将此法奏请了陛下。

    她苦苦的哀求顾雨绮不要将这件事情说出去,否则他们家就是罪犯欺君,要满门抄斩,况且这方子能不能成也是两说,万一不成,她们张家也会承担后果,顾雨绮本是气的要死,但是被张宛仪这么一求,也就动了恻隐之心,毕竟在那一世里,张宛仪已经是她最要好的朋友了。不过是一个药方罢了,给了就给了。

    顾雨绮回想起这些,不由冷冷的一笑,上一世的自己是有多傻?

    张宛仪那种天生就有一副七窍玲珑心的女子,又怎么会在不确认的情况下将药方献出去呢?况且张丞相那是纵横官场多少年的老滑头了,但凡这方子有一点点错误,他都不会自己给自己做个笼子钻进去。

    所以张宛仪当时必定是已经确认了这方子确实有效,才拿出去的。

    她倒是因为这个方子博了一个好名声,成为了静王妃,而自己呢?觉得反正救云恪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他平安,这方子是谁献的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后来他回京之后,只是去谢了张宛仪,而对自己这个真正的救命恩人不闻不问,就算她当他的面说出这方子是自己找到的,也只是得了他一顿冷嘲热讽罢了。

    好傻,好傻。顾雨绮依在马车边,嘴里衔着一根青草,仰望着天空。

    阳光透过树林的间隙洒下,温暖和耀眼,顾雨绮不由得眯起了双眸。这一世没有她在京城没日没夜的翻阅医术,还会有人敬献出这个方子吗?

    顾雨绮长叹了一声,应该还会有吧。即便这一世她没将方子翻出来,可是那个云恪却是一个重生的,所以这一世即便没有她,他在疫区即便是感染了瘟疫也只是有惊无险罢了。冥冥之中好像早就已经有了安排一样,这一世就算没有她顾雨绮在京城为云恪疯狂的找方子,云恪也不会因为感染瘟疫而离世。

    至于张宛仪,不知道这一世她会如何成为静王妃,算起来,她比自己大了两三岁,现在已经是年纪不小了。不过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只怕不用多久,她就会被册封了。

    “回小小姐的话,前面那山头只怕有点不太平。”赵武骑着马远远的跑来,在顾雨绮的面前下马抱拳说道。

    她们为了避开城镇,避开定远侯的追踪,都是选了比较生僻的小路来走,见到城镇也尽量的绕开,这里距离京城已经很远了,山中有土匪强盗不足为奇。

    顾雨绮还记得上一世瘟疫过后,这些强盗土匪们在山里都过不下去了,纷纷下山打劫,还因此造成了大齐的大乱,有一股厉害的强盗还趁乱打入了毫无防备的京城,差点被他们洗劫了皇宫。大齐的史官还给那此动乱起了个名字,叫庚子之乱,因为今年正好是庚子年。

    因为这次波及整个大齐的瘟疫和庚子之乱,让大齐伤了一些元气,接下来几年都国力不振,让柔然卷土重来有了可乘之机。

    不过顾雨绮倒是觉得柔然人来的晚了点,若是柔然人趁着庚子大乱的时候出兵,想要占领大齐的半壁江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历史就是这样,当你回过头去看,马后炮谁都会当,而在当时,却没有这种魄力和速度。

    越是靠北,盗匪越多,因为荒凉的缘故,很多山头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山寨。大齐之前连年征战,看似繁荣安定,实际已经藏下了隐患。而在京城附近更是繁花似锦,哪里能看到边远地区的百姓依然挨饿受冻。

    贵族奢靡之风不减,景帝整日担心的无非也就是他的位置问题,哪里还有心思去管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只要在朝堂之上,群臣口中,大齐百姓是安顺的就好,四海升平,这种口号都是喊给帝王听的。他高高在上,自然不会知道真实的情况。

    若是他能早日察觉端倪,庚子之乱就不会爆发的这么全面,造成的影响也不会那么深远了。

    顾雨绮将所有人都聚集了起来,路走的越多,梁怀玉就越是放心的让顾雨绮去安排。所以在这支队伍里面,梁怀玉虽然是老大,但是说的算的还是顾雨绮。

    “这里距离江北大营也是不远了。前面山中应该是有盗匪的。赵武已经探查过了,若是真的有盗匪咱么也不用害怕。”顾雨绮想了想说道,“这样吧,咱们今日就白天赶路,过了那个山头再做休整。赵武你带着五名侍卫在前面开路,春杏姐你带着冬雪姐姐共骑一匹马,夏荷姐姐你带着秋月姐姐,白馥带着黛眉,染墨带着润盈,胭脂和我娘在一起。马车让剩下的侍卫们赶着走在队伍的中间。大家一定要走在一起。赵武,你的经验丰富,头前带路一定要当心,小心观察有没有什么陷阱之类的东西,若是所遇到的盗匪实力不强,我们就打过去,但是不要恋战,防止他们还有支援,若是遇到了实力强悍的盗匪,我们就以突围为主,记得脱困之后尽量朝江北大营驻地去,他们是不敢追去军营的。若是有走丢的,我们就在江北大营所在的江夏城南门之外聚集。”

    顾雨绮说完之后扫视了大家一眼,“大家可都记住了?”她尽量让不会武功的丫鬟被懂武功的人保护着,这样即便突围也不至于因为她们而拖了大家的后腿。

    顾雨绮虽然是开了外挂的,但是对这一带的盗匪不是很了解,毕竟她没经历过剿匪这种事情,但是依照前世的记忆,她依稀是记得这边的盗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什么气候,因为江北大营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这一片强悍的盗匪早就被定王剿灭了,剩下的不过是些躲避在山沟里面小打小闹的喽罗罢了。

    所以她并不是十分的担心,但是出于安全起见,还是做出这样的安排。

    “是,小小姐。”十名侍卫齐齐的应道,他们的眼眉之间闪耀着光芒,这是有多久没有听过如此铿锵有力的安排了。他们原本就是梁大将军救下的孤儿,从小在军营之中长大,为了报恩才去了江南梁家当了侍卫,可是他们骨子里流淌的还是军人的血液。深宅大门之中的日子叫他们日渐麻木,只有这种跟着大小姐和小小姐逃亡的日子才唤醒了他们本来血液之中就畅流着的血性。

    见侍卫们整齐划一的回答,虽然只有寥寥数人,却非常的有气势,顾雨绮的血也跟着一热。

    她虽然没当过兵,但是却看别人带过兵。军营那种地方上辈子跟着云恪也不是没有待过,随着侍卫们的声音,也似乎唤起了顾雨绮脑海之中的记忆,她骄傲的挺直了胸膛看向了自己的母亲。

    梁怀玉用温暖而柔和的目光看着晨光之中的女儿,若是她是一个男孩,大齐是不是就会再多一个战神?父亲的衣钵或许就不用传给顾怀中,而是应该由顾雨绮来承继呢。

    在女儿的眼眉之中,梁怀玉依稀的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大齐的战神梁大将军,是啊,自己女儿的血脉之中流淌的本就是武将之血!

    “娘,我的安排可好?”顾雨绮问道。

    “好。”梁怀玉点了点头,随后翻身上马,提起了插在地上的银枪,“就按照小小姐说的办!”她骄傲的举起了手里的银色长枪,枪身在阳光下反射出了一道耀眼的光芒。

    “那就出发!”顾雨绮也翻身上了马背,提起了挂在马鞍后面的长枪。

    春杏和夏荷的心中也是一阵豪情激荡,有这样的小姐和小小姐跟着,即便前面是刀山火海又何足惧哉!更何况不过是一群小小的盗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