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给姑娘们教的诗书自然不能同公子哥儿们一样,也就是陶冶个情操,培养一下良好的情趣。

    所以,千字经,幼学琼林之类的也就是泛读泛读,吴娘子不要求甚解。

    反而是女戒,妇德之类的前朝贞洁女子流传下来的书籍,是重点教授对象。

    当然,吟诗作对这般附庸风雅的学习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女戒,妇德之类的总是不免沉闷,姑娘小姐们也不爱学,所以吴娘子还是适当地会多留些时间教授吟诗作对。

    今天这次课程也不例外,前半段是让大家各自阅读女戒,不懂的随时可以提问。

    姑娘小姐们也就在座位上摇头晃脑地读起书来,也不知是真明白了还是装明白,反正是没人提问。

    卉瑜也跟着大家一块念书,心道这种大合唱真是好,自己也好浑水摸鱼。

    吴娘子似是习惯了这般场景,也就是抽了几个姑娘问了些很浅显的问题。卉瑜一直提心吊胆,就怕吴娘子点了自己。

    许是吴娘子特别给主人家面子,既没点卉瑜和朵瑜,就连旁枝的几个姑娘也没被抽到。

    反倒是碧华和银华姐妹俩被问到了。碧华的问题稍微难一些,却是回答得面面俱到,还能旁征博引,直说得吴娘子连连颔首。相比之下,银华就显得逊色多了,只是回答正确而已,并没有太多的闪光点。

    朵瑜轻轻地说道:“要是二姐姐在这,李碧华可就没这么出挑了。”

    难道丹瑜还是才女啊?卉瑜便问道:“我瞧着李碧华说得就挺好的,至少我就没这般眼界,要是二姐姐比她还好,那可不得堪比状元郎了?”

    朵瑜道:“吴娘子也是这般说的,要是二姐姐为男儿身,可就能去考功名了…”

    卉瑜惊叹了,这么牛掰啊……那可真是可惜了。

    念完了女戒,吴娘子就让休息一会。姑娘们早念的晕头转向了,一得了赦令顿时就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碧华,银华还有云玲仍是凑在一块,云玲还时不时瞄到卉瑜这边。

    卉瑜却是装作没看见,还只是同朵瑜说话。

    朵瑜也注意到了云玲的视线,说道:“三姐姐,可是要过去一趟?向家大小姐可一直看着你呢。”

    卉瑜有点无语,这朵瑜吧,哪儿都好,就是有时候说话总带着刺儿似的,怨不得每次丹瑜都要与她掐架。而且,那李家姐妹和向云玲也不知什么来头,自己这么贸贸然过去说话,一会要是出了漏子可咋办。于是便说道:“四妹妹又不是不知道,许多事情我都不记得了,这会子过去说话,也都不知该说些什么。要不四妹妹跟我说说这些姑娘们都是什么来历,也免得我都不认识。”

    朵瑜当然乐意做这个事,便清了清嗓子,道:“那就从以前与姐姐关系最好的李家姐妹说起吧。李家是时任的按察使,在西北已经任职了四年多,李按察使出身于京城大族李家,李家还尚了长宁长公主,当今圣上嫡亲的胞妹,所以李家真真是圣眷正浓。李按察使就是李驸马的弟弟,而李碧华和李银华是嫡出的姐妹两。”

    “向家是现任的西北城知府。向家不如李家底蕴深厚,但是向知府与李按察使是同一科的进士,所以两家走得也近。向云玲就是向家唯一嫡出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