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皇辇中,云荒垂着脸,靠在沈绩身边,一言不发,紧紧咬着牙,几欲泫下,却始终不肯流一滴泪。

    苏青珞端了个茶壶,淡淡看着他二人。一个白衣翩然,风华绝世;另一个……虽此刻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但眉间之间,却是无法掩饰的灵澈动人。他忽而想起当初寻到沈绩踪迹的缘故。

    连云峰一带是三国交界,山体连绵,大大小小的山峦数以百计,有名有姓的山也不过那么几座,十之八九都是无名荒山,无人理会。

    祈罗山,原也只是这无名荒山中毫不起眼的一隅,除了过往樵夫,大概也无人涉足。而这消息却偏偏也是这无名樵夫传出来的。

    关于这一段,坊间里说书先生的说辞他还记得一两段呢。

    “世有山人,砍樵为生,一日上山,偶入无人之境,山石奇美,钟灵俊秀,流连不知返。林中有笑语,循声而往,见一竹舍,舍前二人,言笑晏晏,皆白衣翩然,不似凡尘,以为仙尔。时山中雾起,不可视物,雾散,眼前景致皆变,夫奇,再寻不见。夫诉邻,邻不信。隔日与邻再往,半日,无所获。邻笑:无名之山,缘何有仙?无名竖子,何有仙缘?话音方落,忽有女子应:岂曰无名,山为祈罗;岂言无仙,吾是何人?二人惊,举目而见一白衣女坠绫而下,乘风而来,额坠白玉,眉目清澈,美貌若天人,二人痴呆片刻,女子转瞬无踪迹,再寻则迷路。

    ”

    且不提此事经说书先生渲染得如何微乎其微。

    传到苏青珞耳中时,只“祈罗山”三字引得苏青珞微微皱了眉,便是这三字,让苏青珞断定,失踪多年的沈绩就藏在此山中。

    夜色渐浓了,像一摊化不开的墨,车轮“辘辘”,如来时一般沉静。

    苏青珞将云荒带回别宫,吩咐宫女帮她小心擦洗身子,然后又请了太医来,给她上了药后,让她好生歇着。

    待云荒睡下,二人出了别宫,沈绩问苏青珞:“借云荒之手慑服明王,殿下有心还是无意?”

    苏青珞淡淡笑:“有心如何?无意如何?先生不愿参与国事,何必问我缘由?”

    沈绩默然片刻,痛心道:“你要我怎样做我都应了你,但求殿下,放过小徒,她本无辜,不该卷进来。”

    月色下苏青珞脸色苍白,他凄然道:“先生无心,何必勉强?她无辜,百姓如何?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我要怎样做,殿下才能放过她?”

    “原来天下在先生眼中还比不过一个小小女子?”苏青珞反问,语气凄凉,“珞又该如何做,才能让先生回心?”

    一时静默,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青珞说:“南境祸乱,东炎又犯,内忧外患,百姓处于水火之中,先生安能稳居世外十三载?!东炎峄城至殷夏毓城,途径十余郡,先生所见若何?百姓若何?先生不心痛,珞却夜夜忧思难寐!”他问,“珞当如何?先生才肯真心应下?”眼中含泪,当真情真意切。

    沈绩动容,却不言语。

    苏青珞不再劝,他道:“五日后,父皇寿辰,宴请百官,先生也来吧,先生与父王,想必有很多话想说。”言罢,转身离去。

    苏青珞一番言辞恳切,沈绩已有动容,加之他救了云荒,连日来又照顾周到,沈绩的立场有些动摇。

    那日苏青珞来看望云荒,苏青阑突然闯到,神色匆忙,说有要事相商,苏青珞匆匆出门,二人立在院中,商谈了许久。

    大致意思是,今晨卫侯带兵攻占了缙州,如今他队伍已达万人余,攻占城池已有五座。派去镇压的兵力无一生还,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后患无穷……然而两人讨论了半天也商量不出一个好的对策,苏青阑有些激动,故而声音有些大,沈绩纵在里屋,也听了大概。见二人久久未有结论,走出门来,说了一句,“攻城不若攻心。”二人正讶异,他又说,“既然卫侯连同了其他两位诸侯谋乱,那么,他想做王,其他二位未尝没有这心思,何不借此做做文章。”

    苏青珞是聪明人,一点即透,甚至,他领悟得更深,地方势力有限,叛军绝大部分是平民百姓,说白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混入其中轻而易举,趁机杀一人而陷害另一人,搅乱军心,三股势力便不攻而散,甚至若有人带头,还可能相互攻击。如此一来,他再派人平乱,内外呼应,平定此乱便是轻而易举了。

    当即吩咐下去,动用周边势力,派遣了几名精英,乔装混入叛军队伍。

    沈绩此番既已松口,苏青珞认为让他臣服并非难事,只需一个契机,天子寿宴。

    只要让沈绩和苏衍见面,故人重逢,必然能使沈绩完全放下心防来,苏衍必然也能说服沈绩。

    再说苏简,对于这个所谓的堂兄,苏青珞并不在心,不过是个纨绔子弟,死不足惜,只按着礼节让库房拨了些银两添置了些物什送去安慰了下,就算了事了。

    明王虽然心里不高兴,明面上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家儿子死得太不体面。对外也只敢称是突发重疾。暗地里倒是狠狠咒骂了他许多遍。

    可苏简死得十分不是时候,因为天子寿辰在即,而按礼苏简诸侯之后,应停丧七日,可这丧期又碰上了天子寿辰,便是对天子的不敬了。于是便只好在寿辰之前草草入土了。

    还有承夜,苏青珞迟迟不肯正面给出回应,也是在等一个契机,天子寿宴。

    好像所有的事都和寿宴有关。这一年苏衍五十,半百年纪,寿宴自然是一等一的大事,可殷历朔和廿年的这个夏天,似乎是个多事之秋,这寿宴,定很热闹。

    再说另一头,云荒染了风寒,又受了鞭笞,一身伤痕,卧了两日床,身形越发消瘦了。她自从明王府回来,性子大变,同谁都不愿讲话。沈绩看在心里,十分难受,可想尽了法子也无法让她开心起来。

    这一日苏青珞来时,云荒就坐在门口,淡黄的衣裳,抱着膝盖,一双眼睛呆愣地看着远方。

    苏青珞问:“你在看什么?”

    云荒默然了许久,才缓缓说:“雀鸟相逐,是为争食;人之相残,又比之高贵几分?”

    苏青珞转头,果然看到墙头上有一对黄鹂在争抢食物,叽叽喳喳地,十分聒噪。他附身坐下来,就坐在她的身边,再问:“你叫云荒?”

    云荒不答。这本是众人皆知的事。

    “可知云荒为何意?”

    “上古巫族遗脉,殷与炎之交界,昔之桃源,今之鬼域。”

    又问:“你如今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