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以前他不喜欢回家,现在一出来,就迫不及待想回去。

    因为以前没有人等他,回去也是冷冰冰的。

    后来才明白,大房子不是家。

    有亲人等他的地方,才是家。

    走到半路,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苍老的肥胖的圆脸。

    李文军恍然大悟。

    他说怎么觉得刚才那个穗城的人那么眼熟呢。

    这家伙根本就不是做服装生意的,而是做电子起家的,后来生产的手机占了国产机的半壁江山。

    他们两个在商会上见过一面,只是那时候大家都老了,所以李文军刚才竟然没认出来年轻的他。

    要是那个人,别说是500押金,就是5000也能赔得起。

    李文军还没去为对讲机申请专利,就算申请了也没什么用。因为暂时还没有条件批量化生产。现在申请专利等于就是把技术细节公之于众,还不如不申请。

    现在这家伙把李文军的对讲机拿回去,拆了研究,照样子生产,就算单价500,卖5个就能把本金收回来。

    闹了半天,他还是被有心人给坑了。

    早知道,他应该多要一点。

    不过没关系,那人要是能在两年之内破解,他叫那人一声“大爷”。

    而且等那家伙这个单工对讲机破解了,他早把双工对讲机卖得满天飞了。

    等别人学了他的双工对讲机,他就已经在卖别的了。

    在技术上比人领先10到20年,他还是有信心的。

    不过,陶光明知道对方的底细吗?

    如果陶光明知道,却帮着对方打掩护,就太寒他的心了。

    以后他要防着陶光明一点。

    李文军出去一下午就推回来一辆自行车,还买了几袋高级奶粉。

    邻居又惊讶了一阵。

    李文军自己的家人,却已经见怪不怪,不过都很高兴,说以后进县城不用等班车了,点点终于也有奶粉喝了。

    李文军把东西一放又去车间了。

    大家都还没下班,见李文军又回来了,有些惊讶。

    李文军把张爱华和几个电工组的工友叫到一起。

    大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有些莫名其妙。

    李文军说:“你们知道,我最近都在做对讲机。以后可能需要跟我买或者租的人更多。我想请各位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帮我做外壳和拼接电路板的工作。我给图纸给你们。”

    大家面面相觑。

    郑跃华一脸疑惑地问:“你给图纸给我们,就不怕我们泄露出去?”

    李文军笑:“不,相信大家。况且光有图纸也没有。大家帮我的忙,也赚点菜钱。我给大家手工费两块钱一个,材料我提供。”

    大家一听兴奋起来,照着图纸拼装个盒子,多简单啊。对他们来说简直像玩一样,就能挣两块钱。做十个,一个月的工资就回来了。

    “什么时候开始?”有人搓着手问。

    李文军点头:“过一阵子,周年庆以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