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那天楼梯下见过后,韩一乐发现,之后的日子里,进场性的“恰好”遇见这个暖男。不知道是对方还是自己提前安排一样,墨菲定律吗?还是。。。。成人的躁动?想到这,她一阵耳热。

    简单的对话,调侃似的聊天,留下联系方式,每天嘘寒问暖。。。。荷尔蒙仿佛在见面就开始空中凌乱。

    时间就是这样,无论顺遂与否,都是最好的润滑剂,你渴望的,你厌恶的,你享受的或者不堪经历的,它总能让你淡化或者更加的期待。

    夜深人情的时候,静静的靠在床背上,韩一乐心里经常对比祥子和黄平,越发觉得婚姻的悲催。觉得自己当初太草率,人活一世,对待感情为什么不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生活,完全可以是另外的样子?

    什么年代了,自我感觉更重要,别人的眼光,只有傻子才太在意。世俗,评论如何代替生活?不是父母的年代,可以夫唱妇随,可以一开始甚至面都不见,初次见面就是婚姻里的柴油将醋,如何,又怎么能像父母那辈人一样,婚姻就是生活?

    从何祥子留下联系方式,到每天的几句热聊,这段日子,韩一乐一直反思自己的生活,如今不到三十,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上天赋予自己重新开始的机会,为什么不?为什么要恪守心里的不情愿?

    韩一乐发现,和祥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从“恰好”相遇,到期待,又到不见就会莫名的怅然。

    最可怕,相见,成为一种习惯。

    终于,收到祥子的邀请,韩一乐心里难以言明的希冀。在梳妆前,在镜子里,在衣柜前,重新发现自己。

    一顿精致的西餐,韩一乐忘记了如何开始,忍不住开了话闸一般,讲述自己父母,自己的工作,讲述生活的开心或者烦恼,讲述自己的初恋和遗憾,讲述自己可爱的儿子。。。。讲述着自身的一切,坦诚透明的的像一盏琉璃杯,试图在告诉祥子一个立体的自己。

    韩一乐看着祥子,他只是微笑着点头,话却并不多,但每次在自己略有情绪的时候,都能够及时的引导,温尔文雅,彬彬有礼,韩一乐知道自己的的话祥子听进去了,而且是认真的在听。

    晚饭从韩一乐的叙说中开始,又在韩一乐倾诉过往的氛围里,缓缓落下。

    韩一乐觉得心放下了什么,同时又升起一丝暖暖的味道,像极恋爱。

    生活的剧本里,没有预演,我们并不知道,有时候我们缺少的,只是听众。有一个人让你分享,哪怕时候想来,对方什么也没做,又似乎做了,他明明在你对面微笑,这可能就是所谓放下烦恼。

    和黄平闪婚多年,两个人相互没什么交流,聚少分多的日子,都是茶米油盐酱醋。一年除了工作忙外,人际交往基本限定在自己的圈子,生活轨迹,是周边普通大众的一份子,父母,孩子,工作,再无其他,生活平淡的如乏味的开水。

    回家的时候,祥子说让韩一乐稍等,有朋友过来送些老家的特产,匀给她一些,自己吃不完。善于察言观色的韩一乐觉着,对方一定不是祥子的朋友,因为送礼的人,言语之间尽是恭维。韩一乐明白,他们一定是工作关系,祥子没有说,但是看衣着行为谈吐,应该是管理之类没错。祥子在韩一乐心里的分开量,无形中又增加了一份稳重。

    祥子分了些特产,韩一乐也没有扭捏,大方的收下。

    并开玩笑道:“是受贿吧?”

    祥子呵呵一笑,并没有回答。

    因为是上下楼层,临分别时候,韩一乐突然说道:“刚好前段时间忙着装修,已经完成,有空少坐会,喝杯水吗?”没有发现,自己邀请的时候,心跳,颤音。双目相对,韩一乐赶紧低下头。

    祥子没有拒绝。跟着去了韩一乐父母的房子。

    暧昧,躁动,都似乎水到渠成般。

    窗外的虫唱,各位卖力,韩一乐旖旎中记得,那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