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掌柜来得挺快,见了清音先拱手,“让二位久等了!还请见谅!”

    清音见他长相有些精明,说出的话却令人如沐春风,倒是个人才。

    掌柜说完又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二人一番,抬手做了个请的手势:“还请二位进里间说话。”

    顾长松看向清音,清音微微颔首,掌柜掀开门帘,率先进去。

    里间有冰盆降温,清音进去顿时感觉凉快了许多,刚刚去叫人的伙计奉了两碗杨梅水进来,掌柜的请他们坐下,看着顾长松喝了半碗杨梅水,这才笑道:“鄙人姓陈,不知夫人想要卖什么药材?”

    “不敢当‘夫人’二字,陈掌柜客气了。”清音淡淡地道。

    虽然“夫人”二字是诰命称呼,但在民间或是一些商户人家里都会这般称呼,当然,正式场合除外。

    顾承光要参加科举,以后要走仕途,她到底是要多注意一些。

    陈掌柜也不纠结于此,那边顾长松已在清音的授意下把背筐取下,将里面包着人参的布包先拿出来,放在桌上,这是娘提前嘱咐过的。

    陈掌柜见年轻人小心地一层层揭开包裹的布,直到见着里面的人参:嗯,这人参的品相极好,躯干粗壮,参须完整,应是才从土里拔出不久,至少有上百年了,是难得一见的极品。

    他沉吟了片刻,对清音道:“这人参品相极好,过了百年,我也给个实诚价,一千两,夫人觉得如何?”

    虽然对方不希望自己叫她“夫人”,可是对着她,真的很难叫出其它的称呼,而且还是在这房间里面,在外面他会多注意。

    清音也没再强调,这陈掌柜是个聪明人,知道在外怎么叫就成。

    一千两,清音知道这个价格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县城已经很可以了,要是去府城或是京城,可能还会翻倍,不过现在家里这些人哪个能去做这事?

    要是等顾承光科举的话,家里就还得苦几个月,重要的是她并不想因为这些钱的事让家里再过苦日子了,公婆留下的钱不好拿出来直接,只能从这里过明路,一千两,行吧!回春堂也不算坑她。

    见她沉默,陈掌柜心里一个咯噔,这是不满意?其实这人参的品相已许久没见了,这个价格已是他能做主的极限了,要是送去府城或是京里,肯定不止这个价格,想到老东家,他一咬牙,又道:“夫人,只能再加两百两,真的不能再多了,再多我也做不得主了……”

    目瞪口呆地看着陈掌柜又涨了两百两,从一千两那里还没回过神来的顾长松再次被惊到了,忙看向他娘,他娘仍然面无表情的,不是吧,娘还不满意?他顿时有些急了,但牢牢记得他娘来前叮嘱他的话,喜怒不形于色,用力咬牙憋住,告诉自己不可坏了娘的大事!

    清音见陈掌柜有些急了,知道他误会了,不过也没解释的意思,点了点头道:“也好,回春堂的声誉我信得过。”

    本来还有些不甚高兴的陈掌柜一听她这话,顿时眉开眼笑,这是对他们回春堂的认可啊!值了!

    连忙道:“那就请夫人略等一等,不知夫人是想要银票还是?”

    “麻烦陈掌柜给我十张一百两和两张五十两的银票,另外一百两要银锭子。”清音道。

    之后出门还是带银票方便,至于银锭,回头花用也方便,家里不缺铜钱,所以她就没要。

    陈掌柜欣然答应,出去前并未将人参拿走,反正等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还要再验一次的,他并不担心,现在已经在心里琢磨着要找个什么盒子来装人参了。

    “娘,那个……”顾长松终于镇定下来,悄悄指了指背筐,里面可还有灵芝呢!

    这是怕她忘记?清音瞥了他一眼,摇了摇头,示意他先不要提。

    有一千两够用一段时间了,等顾承光去府城时再卖,那样更划算些,不急。

    顾长松见他娘没忘,就放下心来,反正他娘自有打算,他听着就好。

    一想到马上到手的一千二百两银子,他的心还在砰砰砰地跳,那可是一千二百两啊,他一辈子也没见过那么多钱!

    幸好清音不知道他在想什么,要不然非得翻个大白眼,骂他一句,没出息!

    陈掌柜回来的很快,手中拿的是个雕花木盒,“让夫人久等了!都在这里,您先点一点?”

    清音并没有拒绝,银货两讫,他们之间可还没到信任的份上!钱自然要当面点齐了才好。

    木盒里面分两排摆着十个小银锭子,一个十两,下面压着银票,她拿起来一张张看了一遍,与家里的银票一样,除了数字标记不同,是对数的。

    而且这个陈掌柜还算有心,给的是印有“户部银票”字样的官票,绝对不可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