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御书房众人落座,李世民开口问道:“卫国刚才是否还有很多言论没说,现在可以畅所欲言。”

    “圣上英明,是刚才朝堂人员太多,臣不方便述说。”冯戴文拱手恭维道。

    “爱卿现在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且这里皆是朝堂重臣。”李世民高兴的说道,旁边早有史官准备好记录。

    “臣先说下关于俘虏和投诚异族,臣建议以后所有投诚异族皆强令学习大唐话语,礼仪,大唐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但是对于不会或者不学大唐话的部族要区别对待,最好树立几个典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最方面朝堂诸公老成持重臣就不多言了,对于抓捕的俘虏臣建议必须为我大唐劳动改造三年,三年后在分一,二三等,异族本身并无本身的文字,全靠口口相传,如此百年以后哪里还记得自己的名族,只会知道自己是唐人。”冯戴文解释着道。

    “臣再说一个,从汉蔡侯发明造纸以来,已经几百年了到现在居然没都没有半点改进,臣请圣人提高工匠,商人地位,臣以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无士者乱,士农工商并不是古人对于人的排位,而是这四个职业的肯定,这是对古人的误解,没有工匠就没有我们用的穿的,工匠待遇不高就不会想到创新,就算有创新也不过是藏着掖着不公开,如果圣人提高工匠地位,对于创新提高奖励对于我大唐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冯戴文一脸正色,继续说道。

    “不妥,所谓无奸不商,在说如果都去行商那谁去种地,你不过读了几本书也敢质疑古人。”斐寂为了表示自己存在率先开口为难冯戴文反驳道。

    因为据他了解,现在多了几个同平章事的宰相就是冯戴文提出的,对于这种行为自然心里不太痛快。

    “如果行商还不如种地,请问斐相,还有人那么笨去种地吗?至于你说我质疑古人,难道不应该吗?荀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说古人,古人都是古代之人,他们说的,都是针对当时的话语,难道斐相还要我等去用青铜武器,茹毛饮血学习古人不成,斐相你是大儒,戴文有一事请教。”对于这种为了反驳而反驳的人,冯戴文当然没好气,年轻人也见不惯这些龌蹉。

    “哼,不懂就问这是好事,你问吧,老夫一定回答你。”斐寂傲然道。

    “不知道这句话该如何断句,又是何意思。”冯戴文暗道看我玩不死你,写下一行字问斐寂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该这样断句,意思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斐寂看了一眼立即说道。

    “可是下官不这么认为,下官认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以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能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斐相教我一下到底孔子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冯戴文拿去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句关于没有标点符号引起的争论对斐寂反问道

    “这,,,这,,,”斐寂一脸冷汗,无言以对,

    “呵呵!老夫也是才知道这句话原来居然有这么多种断句方式。”萧禹摸着胡须淡淡一笑,开口解围,因为两家关系匪浅,也不愿意这个不错的年轻人树敌太多,把斐寂得罪死了。

    “所以微臣第一请圣人提高工匠,商人地位,微臣愿意拿出最新造纸术以供博古堂用,还得让博古堂一众大儒研整出一部断句的符号,比如惊叹,疑问,等等代表语气的符号,以免后人不知道我等说做之意。”冯戴文也不为己堪,没有去管斐寂,继续对李世民拱手道。

    “不错,老夫读古人之书也是在三考虑才明白其意,如果有了卫国所言符号,只需看一遍就明白了,此言大善,此举后世读书人都该感谢卫国。”房玄龄抚掌赞叹道。

    “梁国公过奖了,戴文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具体如何标记,如何推广还需各位大儒出力,戴文实在不敢居功。”冯戴文连忙谦虚说道。

    众人闻言,不由很是满意的对冯戴文点点头,毕竟这是千古大事,谁不想留名青史,冯戴文如果把功劳都拦了其他人还搞什么。所以这一下让很多人都承了人情,对他大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