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乾清宫。

    “儿臣认为钱裕此人当诛!其包庇乡绅豪门致无辜百姓枉死本为大罪,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父皇爱民如子,那钱裕不过一小小的县令,在任地一手遮天,倘若不是沅县的秀才公敲了登闻鼓,谁能料到他如此胆大,竟把自己当成了沅县的土皇帝!”

    最后三个字一出,乾清宫的气氛显而易见的凝滞下来,三四位大佬不约而同低头克制住自己不去看向龙椅上威严的天子,心里则感慨,太子当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此话一出,哪怕有先皇恩泽,钱裕想要保住命绝对没可能了!

    左右相动作隐蔽瞥了眼不动如山的沈太傅,心里骂娘,这老狐狸不知道如何教授的太子。他们这些老臣几乎是见证太子肉眼可见的进步,当今的意图更是难揣摩,太子大婚后按照流程上朝听政,但当今愣是两年没怎么搭理太子,不给他政事锻炼也就罢了,遇着难以抉择的大事,还喜欢拎太子出头,非要他说出个一二三四,满朝大臣看着太子谨慎为难纠结,唯恐说错一个字。

    回想那段时日,当今折磨的不仅是太子,更是他们这些臣子,时不时都有种太子要被废的错觉。太子既为嫡也为长,地位向来稳固,当今不冷不热的态度,让底下的皇子燃起了希望,九五之尊,万万人之上,谁不想要?

    高位的老家伙们谁不是长了颗玲珑心,当今春秋鼎盛,去搏从龙之功,怕是脑子被狗吃了!

    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子们的确不过聪明。不过上蹿下跳的,真拉了不少簇拥,一时间朝堂就跟菜市场似的,当今在高位似笑非笑,底下仿佛戏台,上演着各有心思的一场场好戏。

    就在皇子们争的热火朝天的顶峰,一道圣旨颁发,沈太傅成了太子太傅!

    就像沸腾到极点的水,瞬间失了热气,当今强势布告,太子依旧是尊贵的太子。

    朝臣们回过味来了,这一手既磨练了太子的心性,又观察了朝臣的一举一动,还试探了众皇子的野心!所有人被摆在棋局上,稳坐高堂的只有一位九五之尊。细细品来,当今这一出其实并不高明,甚至有些粗糙,可惜诸位皆是局中人。

    被坑的人,面上如常,心里直骂娘!

    河清海晏,做皇帝的任性一回,不劳民不伤财的,御史想喷都憋了回去。你说皇帝故意玩人?哦,敢情朕的心情还不能时阴时晴了?朕不如卿,卿不如回家休息一段时日,望卿一如既往。

    输了输了。

    有了这出戏打底,哪怕皇帝把太子骂的狗血淋头,剑拔弩张的,朝臣们也眼观鼻鼻观心,做父亲的教儿子呢,他们选择保持沉默。

    帝王冷冷呵了一声。

    长身如玉,清隽贵气的太子继续道:“皇祖父赐予钱家丹书铁券,必不会想到钱家的后人如此荒唐不争气,钱裕辜负了皇祖父的期望,更应严惩!”

    太子的意思明了,管他是不是有免死金牌,该死的必须死,不值得商议来商议去。不过看到你们如此看重所谓的免死金牌,那本太子曲折点换个说法,堵住悠悠众口,可以了吧!

    几位大臣嘴角抽搐,左相率先赞同,“太子所言极是,先皇的丹书铁券护有功之臣,实不应当包庇钱裕此等触犯律法之人。”

    右相温和道,“钱伯公深明大义,必不会容忍家族的不肖子孙。”

    此话一出,包括皇帝都略微无语,钱伯公早去见阎罗王了,还深明个屁的大义!太子脸色的表情皲裂一瞬,很快恢复过来,见沈太傅一副淡定的模样,反省自己的功夫不到家。每一位朝中重臣,果然如同太傅所说那般,尽管擅长的方面各有侧重,但厚脸皮都是一样儿的!

    皇帝不耐烦了,钱裕小小的人物,犯下大罪直接砍了就是,为难的便是先皇曾赐予的丹书铁券,钱老夫人又是个糊涂的,自从钱裕押回京后,在府中闹腾着要用丹书铁券保钱裕一命。沅县秀才敲登闻鼓声势浩大,放了钱裕,不说给百姓一个公道,皇帝自己心里也膈应;但不顾先皇恩泽,又有违孝道。这才有了下朝后左右相太子等人齐聚乾清宫的场面,既然事了,皇帝直接下旨,钱裕及相关人等秋后处斩,严查其府中家眷,牵连之中者按情节轻重依律处置,由钱裕经手的案例一律翻案审问

    宣旨太监离去后,皇帝吩咐总管太监,语气平淡,“让皇后下道懿旨给钱老夫人。”

    在场诸位深深感受到了皇帝的记仇,钱老夫人让皇帝为难,皇帝便让皇后管教她,正大光明。

    “有劳各位臣工了,无事便退下吧。”皇帝开始批阅奏折,御笔一停,突然想到,“太傅暂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