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魏朝仁戍守关北几十年,不知道手下有多少弟兄死于辽人之手,双方都为这长达百年,历经数代人的冲突流了太多血。

    如今居然有一天拿下了辽国最后的城池,辽国宣告灭亡,他的情绪失控是可以理解的,这种时候谁安慰都没用…

    魏朝仁哭了许久之后,对他又要跪谢李长河,被赶忙拉住了,但还是激动得让魏雨白带他把燕山府团团转了一圈,此地历经数数百年之后,终于再次回到中原王朝手中,老将军高兴得根本合不拢嘴。

    …

    第二天,魏朝仁大军开始和新军交接城防,对于一支连破蔚州、安定,大败辽军精锐的传奇部队,关北军也是好奇的,交接时头探头探脑看新军长什么模样,稀奇得很。

    新军确实与这个时代的军队格格不入,装备也好,战术战法也是。

    另外一边,魏雨白一脸骄傲的为自己父亲讲述新军的种种事情,魏朝仁时而皱眉,时而感慨,最终都化为一声惊叹。

    特别是魏雨白陪他观看了新军上船观看新军火力舰之后连连感慨自己老了。

    …

    萧鸿祁一行人第二天也回来,不过表情有些奇怪,因为他们本来以为这次不好说话,但居庸关的金军准备酒肉招待了他们,态度友好,关于他的条件,辽国太子完颜离没有答复,但也说他做主,会尽快呈报给他的父皇。

    这几年的连战连胜,四方臣服,已然让金人有金国天下无敌的自豪感,骄横无比,本以为不好说的话,突然变得好说起来。

    连萧鸿祁自己也一脸懵,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礼遇,不管如何这是件好事,至少开头还是顺畅的。

    李长河大松口气,最近的事情似乎一切都按照他的计划来,越来越顺,越来越按照计划进行了。

    ……

    北方胜利的消息来得比王府消息晚上几天,但该来的总会来的,最先得到消息的依旧是朝堂,一切变化也有从朝堂中开始。

    本来这几日,六部官员,以孟知叶、程禁等人为首,正团团围在太子周围,已经准备好随时弹劾平南王。

    为此他们经常聚会在程禁城东的寨子,之所以在那是因为靠近太子东宫,方便太子出入。

    他们讨论过数种弹劾平南王的说辞,甚至早早秘密拟好奏折,再三比对,以看谁的更加出彩一些,要是写好了,说不定不只是弹劾,还能成为青史佳话,流传千古,所以奏折是要好好写的。

    要切中要害,文辞得体,表达精准,为此众人废了又写,写了又废,咬文嚼字,引经据典,一件弹劾的事接二连三搞得像多大的天下大事一般,还人人一脸肃然,没有半点松懈的意思,全然做的有模有样。

    程禁才入高层官场没多久,多少有些不理解,这有必要吗?连他都想说太过迂腐了…

    不过孟知叶一语点醒他,这是做给太子看呢!

    这件事其实谁来做都一样,只要平南王败了,扳倒他不成问题,所以如何让太子把恩情记在六部头上,那自然是假装很难,不难也让它变难,至少看起来是难的。

    太子少智,没真经历过什么实事,很容易被绕进去,也就信了。

    程禁起初觉得荒唐,真当太子傻不成?

    没想到如此几次之后,太子对他们这些六部大臣感恩戴德,再三夸赞他们是国之肱骨…

    他久久无言,最终也不得不佩服孟知叶的胆大高明。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事情早已准备周全,只等兵败消息传来。

    之前杨洪昭等人回京之后,皇上大怒,加之民情汹汹,所以责令撤除杨洪昭殿前指挥使,童冠侍卫亲军步军指挥使的官职,让枢密院、兵部、御史台专办此事,已然是不留脸面要严惩杨洪昭、童冠等人。

    杨洪昭、童冠暂时被闲罢在家,等候审理,期间也来找过太子求情,但被拒绝接见,主意孟知叶出的,这种时候不能与他们瓜葛,以免牵连。

    虽然不理杨洪昭、童冠等人生死,但两人兵败是大好事,有此事造势,如今百姓民情汹汹,请皇上严惩两人,皇上也摆出秉公办事,绝不留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