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进京前就听说世子府中产业听雨楼乃是文人墨客圣地,故而想来世子定是才高八斗之人,可惜难见其人。

    没想今日终于有缘梅园得见,恰逢世子准备写作,在下实乃三生有幸啊!”

    他这一高声,顿时吸引众人目光,都围靠过来,就连台上正在讨论做最后评选,准备结束诗会的众人也被吸引目光。

    “额,丁公子你被骗了,李长河怎会作诗呢…”

    “哈哈哈哈,李长河要作诗!那我倒要好好看看。”

    “呵,胡闹,有辱斯文…”

    冢励和那苏欢也兴高采烈过来凑热闹:“看来世子必有佳作,我等迫不及待啊…”

    也有人小声直言道:“不过纨绔子弟,庸才一个,徒增笑柄罢了。”

    面对围观众人,阿娇也慌了:“世子,这…你真要作诗!”

    李坏还没说话,德公就快步从台上冲下来,面无表情走来,所到之处人群连忙行礼让开,不敢近半步,不敢高声说话。

    德公径直走到他跟前低声道:“你这小子,难道看不出他们是在激你!”

    老头虽一脸怒色,言语中的关切却情真意切,李坏缓缓拱手道:“自然看得出。”

    随后看了四处围观一脸看好戏表情的众人,比起看人出彩,大家更愿意看人笑话。

    李坏早有准备,他已经想通了,现在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声音高了几分,

    赫然朗声道:“今日梅园一游本没什么惊喜,所以也不想写东西。”

    此话一出四周一片嘘声,这样大言不惭围观众人更加不满。

    “不过没想临走之时却见到梅园最美之景,所以就写一首吧。”

    说着他毫不掩饰看向为他忧心不知所措的阿娇。

    顿时人群更是沸腾,有人甚至骂出来。

    在外人看来他这哪是写诗,分明就是借机调戏京都第一才女。

    人群中冢励更是一脸阴沉,咬牙切齿。

    高台屋檐下,“咣当”一声,老人握拳重重砸在身边茶案上:

    “丢人现眼!我皇家颜面都让他败光了!”

    这位城府极深的老人看到自己的爱孙掩饰不住失望之色。

    “或许…或许他真有诗要写呢…”皇后轻声说。

    “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能写什么诗!”老人冷声。

    “唉…”

    德公见他这么说,似乎明白什么,诧异道:“你莫非…”

    李坏看他一眼,呵呵一笑:“阿娇,给我磨墨吧。”

    “嗯…”小姑娘虽然紧张却很听话。

    “唉,那你就写罢,写好看些。”

    德公背手退后,有人一脸忧色,比如何芊、阿娇、李誉、谢临江等,可大多都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样子。

    众目睽睽下桌案笔墨具到,阿娇认真磨墨,李坏铺开纸张压好,平了平褶皱处,

    刚想动笔却突然想起听雨楼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他用行书写的,

    于是笔锋一顿,下笔变慢,纸上笔力雄浑的字就变成楷体。

    “《山园小梅》”

    在他身侧忧心的谢临江跟着念出来,字是好字,没有词牌名那就是诗了。

    四周安静一些,但依旧有人摇头说笑,即是看笑话何必严肃认真呢。

    李坏接着下笔,笔锋转动,很快第一句已经跃然纸上。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谢临江高声念出,压过嘈杂之音,四周听得清楚,此句一出,四周慢慢安静下来。

    谢临江心中顿时一颗大石落下,很难的七律诗,而且这第一句就是好句。

    周围有人轻声惊叹似乎不敢相信。

    阿娇露出惊喜的笑容,这句意为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寒风昂然盛开,明丽景色将把整个小园风光占尽。

    写尽梅花独特不凡,一个“独”字,一个“尽”字用得极好,余韵长存,首句就是很好的句子。

    世子居然还会写诗!

    这么想来似乎没有世子不会的事了。

    李坏故意停了一会儿,若是不假思索也太过令人起疑。

    林逋《山园小梅》被后世誉为千古咏梅诗一绝,即咏梅也暗喻人,苏轼评价说:先生可是绝伦人,神清骨冷无尘俗。

    而李坏可担不起这个评,不管怎么说他所作所为和“神清骨冷无尘俗”的意境相差甚远,

    若是直接写出来太过令人起疑,可用来写阿娇那就没问题了。

    这么想着他看了一眼一脸期待,小手紧张捏在胸前的阿娇,

    第二句也缓缓写下,谢临江照着就念出来: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话音一落,全场寂静,不断有人在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