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结果还没完,不断有人出来,整个园子的气氛越来越热闹,就如不断加温的炉火。

    紫金光禄大夫马煊,中书舍人末敏云,参知政事羽承安…

    每报出一个名字,场上气氛热烈一分。

    最终足足有六七位平时见不着的大人物坐在高台前席,整个小院沸腾了,若是被这些人其中一位看中也是前途无量啊!

    可李坏的脸却彻底黑了,什么鬼…

    不就是一个诗会为什么会来这么多朝中重臣,特别是那羽承安,参知政事不就是副相吗!

    这种人物都来了,而且眼尖的他还发现在这些人身后房檐阴影下还坐着好几个没有报名的。

    李坏顿时感觉蛋疼,在这些人面前动手每人参他一本绝对要出大事,今晚这诗会到底什么情况?

    这要打了他可能要被京师除名了…

    来不及多想,随着阿娇缓声宣布,诗会开始了。

    诸多才子学士开始跃跃欲试,一开始还只是低头自语或是交流几句,过来一会儿就有人匆匆走到墙角摆放笔墨纸砚的案边写起来,很多人都凑热闹的围观过去。

    半刻钟不到就有人匆匆将自己的作品递给静候台下的青衣侍女然后送到台上。

    台上次位最右的末敏云拿着纸张开始报上某某名号,词名、词牌然后抑扬顿挫朗读起来,台下人众都静听品味。

    读完之后又品评几句,然后定个高低,订上中下、不错、好诗(词)、上佳之类的评语,然后询问高台上其他人是否同意这个评定,或者给出补充。

    既然是大家都看着的诗会,自然要给人留面子,最差也就说个不错,但要到上佳之作也不容易,每次诗会只有拔得头筹的几首诗词才会有这种评价。

    学子们纷纷放开矜持,不断有新作递上去,诗会一下子到了最热闹的阶段。

    李坏还却在埋头苦想,如果不能打人还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事呢?

    事到如今当着高台上那些人的面打人是行不通的,除非万不得已。

    “走去那边看看!”何芊远远见有人在角落桌上写自己词作,兴奋催着李坏要去看。

    他哪有这个心思,可被丫这丫头推着只能靠过去。

    就在此时高台方向传来一阵惊呼,好奇看过去人影围聚在一处,远远听有人在说

    “谢公子高才!”“不愧写过咏月阁魁首词…”“看来必是前三甲了”之类的话。

    李坏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爱凑热闹的李誉就气喘吁吁跑过来:

    “堂弟,不得了,不得了啦!那谢临江写了首词,陈钰老头给了上佳的评,其他人都同意了!我看今日三甲中有他一席。

    别人都是最后发力,他倒好有恃无恐先声夺人,厉害啊!我要是像他一样能写就好了,不知能夺多少美人芳心啊!

    台上的诗语大家都看呆了,看她那神情恨不能跟人回家,当初你我去的时候可是爱理不理。”

    李坏突然一拍脑袋,是啊,这种时候人多嘈杂,要让人听得到你的声音只有高台之上。

    可上台只有前三甲,如果丁毅、冢励不是前三不就完事了?

    只要出了诗会李坏自有一百种办法弄死这两个杂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