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

    楚婉和几个老师骑着自行车到了教委,直接去报名。

    报名参加高考的年轻人很多,教委的同志给他们分发表格,提醒应该怎样填写。

    楚婉和自己的同事们一起排队,等着填表格。

    “这里是在做什么?”姜曼华经过教委招生报名的大厅,问道。

    作为从对岸带着重大成果回京市的科研人才,这些天,姜曼华收到不少邀请,此时她来到教委,和教委领导谈了谈相关领域的发展,之后被带着参观一番。

    “年轻人们报名参加高考呢。”吴局长说道,“这两天我们教委要热闹了,不过接下来更热闹的,还得是你们京市大学。”

    姜曼华已经被京市大学聘请,等到高考之后,京市大学就会逐渐忙起来,她也将投入到工作中。

    “我前些天在新华书店也看见不少孩子们在买复习资料,大家等这个机会,都等了很多年了。”姜曼华说着,被吴局长请进大厅。

    一眼望去,年轻们的眼中都是欣喜,即便等待排队的过程让人感到焦急,可他们没有丝毫不耐,一个个都是跃跃欲试。

    “你们最近有没有好好复习啊?”池老师问边上一起来的几位老师。

    几位老师都是同事,但楚婉刚进学校没多久,平时跟他们接触的时间不多,这会儿便安安静静地听他们聊天。

    “没怎么复习,上回买的高考教材还没看呢。”

    “我也没复习,都这么多年没拿起书本了,突然要学习,还真静不下心。”

    “我也是啊,就随便考考。”

    最后,话题落在楚婉身上。

    池老师笑着问:“你呢?”

    “我有认真复习啊。”楚婉说,“每天都看很久的书,有时间就看。”

    见姜曼华盯着这女同志看,吴局长笑了笑:“这年轻人真实诚。”

    池老师和其他几个老师一脸惊讶。

    “你居然一直都在看书?”

    “这是花了心思的啊!”

    “还是你更勤奋,不像我,每天回到家就只想着玩。”

    楚婉好奇地问:“你都玩什么?”

    池老师被她一问,突然就噎住了。

    玩什么来着?一时之间编不出来。

    望着这一幕,姜曼华的眼底多了几分笑意。

    而楚婉,忽然感觉到有人看着自己,也抬起头。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姜曼华刚要把视线移开,突然看见小姑娘礼貌地冲着自己笑了一下。

    姜曼华一愣,心头涌过一丝微妙的感觉,也微微颔首。

    ……

    这些天,姜曼华一直住在招待所。

    在对岸那些年,她总是一个人待着,便学会了做饭。如今回到京市,顿顿都要在外面解决,多少不太方便。

    父母和女儿都已经不在了,不管是对京市还是北城,姜曼华都是没有归属感的。可这里是她的家,心中有眷恋,她便要回家。

    姜曼华算了算时间,回京市五天,她给姜晓菁的时间已经够多了,这自己从小住到大的四合院,无论如何,她都要拿回来。

    而且四合院和京市大学很近,以后学校开学,她来回也方便。

    姜曼华从教委出来,去收拾了行李,准备回四合院一趟。

    而这会儿的楚婉,交了报名表格之后,也不想跟那几个说一句话藏着无数心眼子的同事们待着,便说道:“我有点事,你们先回去吧。”

    “你去干什么啊?”池老师问。

    “天气这么好,我骑车到处转转。”楚婉说。

    闷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京市的秋天很美,街上飘扬着落叶,骑车到处转转,呼吸到的空气都是清新宜人的。

    楚婉一路骑着车,起初是漫无目的的,突然想起什么。

    她停下车,问了一位路人:“同志,请问京市大学在哪里?”

    她想去京市大学看一看。

    ……

    姜晓菁知道姜曼华会来,每天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这些天,她从早到晚都在跟自己女儿说,碰到姨妈之后应该怎么示好,也不知道孩子听进去没有。

    “砰砰砰——”

    姜晓菁心头一惊:“谁啊?”

    “开门。”姜曼华冷淡的声音传来。

    姜晓菁连忙进屋把自己的女儿从床上拉起来:“小茹,快起来,你姨妈来了!都这个点了还在床上睡懒觉,要是让你姨妈看见多不好!”

    陈小茹揉了揉眼睛,从床上坐起来,不悦道:“妈,现在是下午,我又没有工作,下午不睡午觉你让我干什么去?”

    “你姨妈都来了,你好好哄着她,还怕没有工作吗?”姜晓菁搓了搓自己的双手,将手捂热,压在她脸上一搓。

    陈小茹推开她的手:“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

    “快起来,记得好好表现。”姜晓菁说完,跑去开门,“是曼华姐吧?来了来了!”

    姜晓菁一脸热情地打开门,将姜曼华迎进来。

    她双手握着姜曼华的手,说道:“快进屋坐。”

    姜曼华收回手。

    姜晓菁仍旧笑脸迎人,但看着姜曼华冷淡的表情,故意叹了一口气,眉心微微拧着:“曼华姐,你以前不是这样的。这些年一个人在对岸,一定受了不少苦吧……我一开始是不知道你被叔叔婶婶送去对岸的事,后来听我爸妈说了,一直想给你写信,可惜不知道你的地址。”

    她丈夫陈国涛说了,姜曼华的态度越冷硬,他们的态度就要越软,她已经没有家人了,突然多了这么多人关心她,就是再冷的心也要被捂化了。

    姜晓菁这样一想,就开始聊起从前发生的事。

    “曼华姐,还记不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玩的事?那会儿我们每天都往外跑,长辈们都说我们俩不像小姑娘,野得很。我被他们念叨几句没放在心上,但是你不乐意被说,回头就给他们脸色看。当时我觉得你真是了不起,也想学着当你这样的性子,不让自己受委屈。”

    “对了,我还记得,咱们一起念书的时候,有一个男同学,给你写了情信。婶婶知道了,要没收,但是你没让她收回去,而是自己把情信还给他了。”

    姜晓菁是试图用往事来提醒姜曼华记起往日的情分,可说着说着,她自己也有些怅然。

    当年人人都说姜曼华任性,可人人都宠着她。她被宠成娇滴滴的大小姐,可性子却天真烂漫,一点都不讨人嫌。从小到大,姜晓菁都是羡慕她的,尤其是自己的婚姻还由父母包办,可姜曼华却自己在北城找到一个英俊高大的青年,和他结婚……

    但没想到,原来那男人并不好。在孩子夭折没多久,那男人说要离婚。姜晓菁听自己的父母说,当时姜曼华的父母托人将她接回来时,她病得严重,而且瘦得不成样子了,被送到京市医院。出院后,她的父母不愿意再让她留在这伤心地,也怕自己的事会牵连她,才将她送到对岸。

    姜晓菁难以想象当时的姜曼华是怎样独自一人熬过那些时光的,但想来,大概所有的骄傲和自尊都瓦解,才会让她即便病成那样,仍不向前夫求助……

    “曼华姐,一切都过去了,以后你还有我们呢,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姜晓菁说。

    姜曼华没接话,转头去抬自己放在门边的行李箱。

    姜晓菁一愣。

    这时,陈小茹出来了,她连忙说道:“快来看看,这是你姨妈。”

    陈小茹被吵醒之后有点起床气,可她都十几岁的人了,又不傻,爸妈说这姨妈能给她安排工作,她肯定得把握机会。

    陈小茹掐着嗓子,甜甜地喊:“姨妈!”

    姜曼华看了她一眼。

    姜晓菁笑道:“这是小茹,我的女儿。这孩子从小就懂事,乖巧得很。曼华姐,你都已经来了,就留下来吃饭吧。”

    姜晓菁说完,冲着自己闺女使了个眼色。

    陈小茹点点头,转头要去挽姜曼华的胳膊,撒娇道:“姨妈,留下来吃饭嘛!”

    姜曼华一身的鸡皮疙瘩都要掉下来。

    她有些不耐烦,把陈小茹推开,说道:“我已经给了你们几天时间,让你们好好收拾屋子。但这次过来一看,还是和上次一样。”

    “曼华姐,我——”姜晓菁扯了扯陈小茹的手,示意她继续撒娇。

    可陈小茹的嘴巴已经扁起来。

    她妈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姨妈根本一点都不喜欢她,难道看不出来吗?

    “马上收拾东西离开我的家。”姜曼华厉声道,“不然我会把东西一件一件扔出去。”

    陈小茹被这么一吓,赶紧回去收拾行李。

    姜晓菁心里头慌了。

    要是被赶出去,他们一家人要住哪里?

    她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喊着,但当她哭喊着的时候,姜曼华已经直接回头,把屋里的东西一件一件扔到院子里。

    先是搪瓷杯,再是橱柜里的盐巴罐子,之后姜曼华嫌麻烦,随手拿了个盆子,将能放进去都往里放,拿到小院。

    边上的邻居们见了,一个个围上来看。

    姜晓菁扯着嗓子喊:“哪有这样的人,自己回来了,就要把我们一家人赶出去!我们一家人都在这里住了十几年了,能这么不讲道理吗?”

    邻居们不明就里,一时也不知道该站在哪边,只能先看着。

    这时,特地去京市大学门口看了一圈的楚婉心满意足地重新上车,准备蹬着脚踏板回去。

    她刚骑了几分钟,目光扫向京市大学附近的几间四合院。

    这四合院实在是太气派了,比北城的那些小院子要漂亮很多,楚婉看了好一会儿,刚要走,看见一间四合院门口围着不少人。

    “晓菁真是气糊涂了,居然能说出这么难听的话。”

    “哪能骂别人无儿无女送终呢?”

    “她就是气急败坏了,我刚才还听她跟她堂姐好声好气地说,要把自己女儿过继过去呢……被拒绝之后,居然就跟疯了似的揭人家疮疤。”

    “我也记得这四合院不是晓菁一家的,就是暂住而已。现在住久了,还真当是自己家的了!”

    楚婉骑车路过,听见他们说的话,不由往里看了一眼。

    这时的姜晓菁直接躺在地上,说是除非姜曼华能把她抬出去,要不然她就不走。

    姜曼华不是这种能撒泼打滚的人,一脸厌恶地看着她:“你再这样,我就要报公安了。”

    姜晓菁也知道自己理亏,真闹到公安那里,也是只能灰溜溜得被赶出去。

    但都到了这份上,她一时下不了台阶,说道:“你去报啊!等你报公安回来,我们把门锁了,看你怎么进来!”

    陈小茹都要被她妈给气哭了。

    这么多人看着呢,而且邻居还有一个和她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哥哥,人家会怎么看待他们一家?

    陈小茹跺脚:“妈,我才不要过继给姨妈,也不要抢姨妈的房子住,人家都要报公安了,我们快走!”

    “你听她吓唬咱们!”姜晓菁说道,“她这么多房子呢,怎么就非要抢我们的?”

    姜曼华看她一眼。

    她和堂妹从小一起长大,过去怎么没发现这堂妹是个无赖?

    照这样掰扯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话说清楚。

    “有本事你去报公安啊,现在就去,你一走,我就把你这些行李全丢出去!”姜晓菁还以为姜曼华怂了,把胸脯一挺,说道。

    可谁知,她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道轻轻软软的声音传来。

    “同志,我去帮您报公安吧。”

    所有人都朝着那方向望去。

    楚婉坐在自行车上,看着姜曼华。她在宁玉村碰见过不少无赖,和这些人简直是有理都说不清,当时她不和他们纠缠,只找村干部和公社领导,请他们帮忙。现在不是在村里,没有村干部和公社领导,那就只有公安同志能管得住他们了。

    姜曼华认出楚婉,是刚才在教委报名参加高考的小姑娘,她往前几步:“你帮我去?”

    “对啊,我帮您去。”楚婉说。

    虽说报公安之后,就算姜晓菁把房门锁了,公安同志也有办法把门打开。

    但她从这么远的地方回来,行李箱很重,里头又有珍贵的物品,提着去报公安,总是麻烦的。

    “谢谢你。”姜曼华说道,“你帮了我一个大忙。”

    不光是因为这会儿小姑娘的热心,还是因为在教委时,她不卑不亢又坦坦荡荡的表现,让姜曼华的心中有说不出的欣赏。

    楚婉摆摆手,莞尔一笑:“不用谢。”

    话音落下,她骑着自行车报公安去。

    陈小茹着急地拽姜晓菁的手:“妈,我们快走,人家真要报公安了!”

    可不管她怎么说,姜晓菁都是呆愣着。

    陈小茹的手在她面前扬了扬:“妈、妈!你怎么了?”

    姜晓菁傻傻地望着楚婉的背影,半天没回过神。

    这小姑娘是谁?

    刚才她一笑,让姜晓菁不自觉想起了自己堂姐年轻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