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历过地狱级别的高中,半工半读的小学根本算不上什么,叶鱼适应的如鱼得水,短短几天时间,已经在小学里留下了姓名。

    一来呢,她是叶老三的闺女,开学那天叶老三还亲自送来的,学校里的其他老师同学都对她挺好奇的,想知道她到底长什么样子,一连好几天,只要一下课,叶鱼的教室门口就围着一大堆其他生产队的学生,大家都想知道那个传说中能一板砖把人脑子拍出来的叶老三的小闺女是不是也和她姐姐一样,打人挺厉害的。

    这一看,就没有不惊异的。

    叶鱼长得可和叶老三叶米都不像的。

    这也太好看了点儿。

    回去以后他们就和自家家长说,大柳树村的那个叶老三的小闺女长得可好看可好看,有些比较早熟的,知道男孩子长大了要和女孩子结婚的还和自家家长说以后要找一个和叶鱼那么漂亮的,听得那些家长们挺好奇的,有的就专门来学校里看了看叶鱼,回去以后就觉得吧,他们家儿子可能要打一辈子的光棍儿了。

    上哪里再找一个和叶鱼那么俊的女娃儿去?

    二来呢,叶鱼可不是一般的孩子,她是从现在穿越来的,刚高考完呢,就算历史政治因为常年不用忘掉了一些,语数英这三主科也还是掌握的比较扎实的,就那么几个简单的字儿,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根本就难不倒她。

    当别的小朋友都需要掰着手指头数数计算的时候,不需要数数就能准确说出答案的叶鱼就显得是那么的出众;在别的小朋友还因为一句简单的语录而磕磕绊绊的时候,能用和老师相比也不逊色的普通话流利的朗读一篇课文的叶鱼简直就是个天才。

    宋舒和孙莎莎都觉得叶鱼完全可以跳过一年级去上三年级了。

    一年级的内容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把这样的人才埋没在她们班级里面,她们自己都觉得挺耽误孩子的。

    既然有了这么个想法,她们自然是会找其他老师商量的,知道的人多了,这消息自然就传了出去,先是在大柳树村流传,再是通过大柳树村那些女人们的舌根传到了其他村子里,大家都知道了,大柳树村的那个叶老三,他祖坟大概是冒了青烟,生出来的这个小闺女长得又俊,又是个聪明的连老师都忍不住夸的。

    叶老三家一时间风光无限,多少家里面有孩子的都想来和孟菲讨教,人家孩子是怎么教育的,怎么就那么聪明的,把叶老三嘚瑟的,走路都带风。

    他就等着学校的老师来找他说给叶鱼跳级的事儿了。

    这一天下午,叶老三正帮着孟菲淘米,准备做晚饭,就听见有人敲了敲他家的院门,抬头一看,宋舒和孙莎莎拎着两个纸包站在门口,赶紧甩甩手上的水:“两位老师来了啊,赶紧进来坐进来坐,我这正准备帮孩子她娘做晚饭呢,你们先上堂屋里面坐一会儿,闺女啊,你们老师来了,赶紧给老师倒两杯水!”

    叶鱼就出来把两位老师带到了屋子里面,又翻出来家里待客用的搪瓷碗,给她们一人倒了一碗温热的白开水,宋舒和孙莎莎把手里的纸包递给她,笑着问她:“猜一猜这里面放的是什么好吃的呀?”

    不用猜。

    保准是红糖和桃酥。

    她们这边登门拜访就流行这个,不管是上熟人家里还是不熟的人家里,带着这两样东西,准没错。

    知道这里面到底都是什么东西,叶鱼还是做出一副好奇的样子:“是什么呀?”

    两位老师都笑了。

    “是城里面买的饼干和水果糖。”

    这下叶鱼可是真的嘴馋了。

    乡下进一趟城不容易,这些零嘴儿也都不便宜,叶老三和孟菲生怕把她这张本来就挑剔的嘴养的更挑剔了,一向是不怎么给她吃这些零食的,当然,过年的时候另算,每年过年时候叶老三都要感慨,就光给叶鱼置办过年零嘴儿的钱,都够人家再养两个娃的了。

    孟菲和叶老三正好忙活完了进屋来,一看叶鱼的样儿就无奈的笑了起来,孟菲走上前从叶鱼手里轻轻抽出纸包,“就想着吃,这要是到了你手里啊,保准两天就能吃完。”

    “你也太小看咱闺女了,她要真想放开了吃,也就是一天的事儿。”叶老三笑着弹了叶鱼的脑袋蹦一下,打发她上外面院子里自己玩儿去了,大人们开始谈正经事儿。

    “两位老师过来,是想和我们商量商量让叶鱼跳级的事儿吧?行啊,我们没意见的。”

    “你们没意见?”孙莎莎和宋舒大吃一惊。

    今年的学生名单已经上报上去了,已经成了定局了,跳级可不退学费,也不发新年级的课本,她们就是生怕叶老三和孟菲不同意才专门去了城里买了这么好的东西上门的,她们两个都已经做好了说的口焦舌燥的准备了,骤然面对这样子轻松的场面,她们真的有些不太敢相信的。

    “是,不就是跳级吗,我们家孩子根基打的扎实,人也聪明,既然一年级对她来说就是浪费时间,跳级当然没问题了,我们家孩子甚至还会小升初考试的试题呢,都是平日里她姐教的,这孩子从小开始,她姐就喜欢抱着她,后来她姐学习的时候也总是带着她,她看的够多了,也就学会了,跳级还省钱呢,我们两口子当然乐意了。”

    叶老三可没有大部分农村人的那种“花出去的钱就绝对不能浪费”的观点,既然他家娃能跟上,有本事,那就跳级,瞻前顾后的错过了机会,那才是对自己家娃的不负责,娃比同龄人出色,他骄傲;娃比同龄人差点儿,他不自卑。

    “你们当老师的是真心实意替我们家孩子考虑的,谢谢你们费心了,我们家叶鱼虽然聪明,在人情世事这方面却缺根筋儿,还请你们两位老师和她的新老师说说,这些东西,我们实在不能收下,你们拿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