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梁世辉独自一人来到梁家后院,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月亮也羞色的露出来半边脸。不知为何,都这么晚了,自己竟然一点睡意也没有,甚至有一种不详的预感。夜那么深,只有些许知了的叫声,叫的梁世辉心中不免烦躁。

    忽的,一个身影闪入梁世辉的眼帘,这么晚了,她在这里作什么?只见安晴晴的一组走在后院的石板路上,行至湖边便停了下来。拿出身后袋子中的东西,在准备着什么。

    “晴晴。”世辉走过去,想一看究竟。

    “啊!”显然,突然的出声吓到了这个女孩。

    “对不起,吓到你了吗?”世辉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着。

    “是你啊!吓死我了。”晴晴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大半夜的他怎么还没睡。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没睡啊?”晴晴原以为只有她失眠,没想到还有人和她一样。

    “睡不着,就出来透透气,你呢?”世辉反问道。

    “我也是,我妈妈的病似乎更重了,我担心的睡不着。”晴晴说着拿出袋子中的东西:“我来这里放孔明灯,祈祷妈妈的病可以早点好起来。”

    “啊?你妈妈怎么了?”这么多天来,世辉还是第一次和晴晴聊天。

    “我妈妈有哮喘病突发,已经在医院很久了。我爸爸好赌,上次佑绮姐帮了我后,他又失踪了。”晴晴失落极了,自己的父亲着实不争气。

    “怎么不早说,我可以帮你呀!”世辉讶异这个女孩竟然有着这样的事情。

    “怎么行呢,你们平时都这么忙,况且梁家刚刚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奶奶还需要人照顾,怎么可以为了我这个外人去耗费心力呢!”晴晴连忙挥手,自己决不能给梁家添乱。

    “你说的是什么话,谁说你是外人,你帮了梁家这么大的忙,我们梁家应该感谢你。”世辉没想到晴晴竟然这么见外。

    “……”晴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竟然委屈的流下泪来。

    “你别哭呀!哎呀,我就说我真笨,都不会哄女孩子,你都这么烦心了,我还帮不上忙。”世辉尴尬的直挠头,他最受不了女孩子哭了。

    “不是,我是在想,你们对我真好!”晴晴感动的扑进了世辉的怀里,多日来母亲的事情已经叫她心烦意乱,好在还有人会关心她。

    “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世辉看着怀里的人儿,一时不知所措。

    “恩。”晴晴也有些不好意思。

    “没关系,奶奶认了你,你以后就是我妹妹了,有什么事就和大哥说。”世辉边说边为晴晴擦着眼泪。

    “不可以,我怎么可以高攀你们梁家呢!”今天白天,当梁老太说改日要向媒体和所有人宣布这个消息的世辉,她自己都惊呆了。

    “什么叫高攀?晴晴,你想多了,奶奶喜欢你,你又孝顺奶奶,还有什么比这个感情更加珍贵的呢?”奶奶今年已经七十岁了,难道你不想奶奶高兴吗?”世辉必须纠正晴晴的这种门第观念。

    “可是,可是……”晴晴也没了主意,自己还没和佑绮商量,不能就这样决定了吧!

    “不要可是了,佑绮也是赞成的。”世辉似乎看出了她的犹豫,相信只要佑绮同意,她就不会反对了。

    “真的吗?”晴晴讶异的瞪大了眼睛。

    “当然,不信你去问她。”世辉好笑的摸着晴晴的头,当真是如佑绮说的那般天真。

    “是要回去看看佑绮姐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心里堵得慌。”晴晴眉头微蹙,总觉得心情不畅。

    “别说是你,我今天睡不着也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原来不只是他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哎呀,光顾着和你聊天,我的孔明灯还没放呢!”晴晴意识到自己差点就忘记今天的目的。

    “来,我来帮你。”世辉说完便帮晴晴支起了孔明灯。

    “晴晴,你知道孔明灯的来历吗?”世辉望着缓缓上升的孔明灯问向一旁的安晴晴。

    “是诸葛亮发明的呀!”晴晴虽然历史不是很好,但是这点常识还是知道的。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梁世辉向晴晴普及着孔明灯的知识。

    “原来是用于战争啊!”晴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还有一个故事,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在台湾有一个乡村,叫做平溪乡。这个早年于前清年间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做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世辉对历史颇感兴趣,自然知道孔明灯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