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若是李魁奇知道战争的结果,打死他都不会来。

    他被活捉了。

    堂堂海上大枭被活捉了。

    天地良心,我真没想造反啊。我就是想给朝廷施压,最好也赐我一张私掠证。

    李魁奇被抓的消息传播了整个海贼圈。

    大家不敢轻举妄动了。

    郑芝龙背后有朝廷这颗大树,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相比李魁奇,刘香要聪明的多。不管郑芝龙走了什么路子,得到了这私掠证,自己也想趟一趟。没有门路不要紧,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路,花钱多了不就修好了路么?

    于是他多方打听,广泛撒网,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拿。

    终于,通过一个神通广大的同乡搭上了一尊大佛:

    两广总督王尊德。

    当刘香携重金说出来意后,王尊德沉默一会儿后答应了下来。

    “郑芝龙肆意劫掠海商,恐有独自做大,尾大不掉之虞。”

    朱由检看着奏折笑了起来。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啊。

    想求人办事儿看起来都像是为人着想。

    果然是官场老油条。

    想要私掠证,可以。

    进京。

    这点魄力和胆量都没有的人,不配拥有私掠证。

    朱由检的态度一路随着诏书一直来到了王尊德桌子上。

    王尊德二话没说,连夜派人找来了刘香。把诏书往他面前一摊。

    你自己看着办吧,我的任务完成了,你的钱没白花。

    刘香也没说什么,奉上厚礼再三感谢之后离开了王尊德的府邸。

    “香佬,咱们进京吗?”说话的刘大东,刘香的同乡晚辈,身手矫健,有勇有谋深得刘香信任。

    “大东,若是去,你敢陪我一起进京吗?”刘香笑了笑,反问刘大东。

    “敢!”刘大东的回答简洁而又肯定。

    “哈哈!”刘香笑了起来,意料之中的回答。

    接着刘香沉默了下来,听着马车向前移动的声音,陷入了沉思。

    他不愿投靠朝廷,他的父母就是被明军杀害的。

    这也是郑芝龙接受了朝廷的招抚而他宁愿和他决裂也不归顺的原因。

    可眼下已经到了两难之地,他与郑芝龙关系已经恶化,郑芝龙视他为心腹大患。若是再不做出改变,自己辛苦建立的势力恐怕要分崩离析。

    他倒是不担心进京有性命之忧,料想王尊德奏折里的话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一个皇帝不会看着一个海寇成长为坐拥一方海域的诸侯的。

    回去安排一番之后,刘香在第二天早上踏上了进京之路。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平民百姓。

    黄台吉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问题,大问题。

    此时秋收已至,他发现,他们的粮食又不够吃了。

    他再次恼恨起努尔哈赤对待汉人的政策来。若不是当初杀的太狠,辽东怎么会变成现在这幅田地。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

    大政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