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毕懋康最近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作为一个被削籍的人,能够重新回到官场,他心里已经很满足了。

    重要的是皇上让他任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虽然只是个从五品官,但胜在专业对口。

    下辖的军器局正好是负责制造兵器的,这下再搞研究不用往兵仗局跑了。

    朱由检找到他的时候,他正对着一根铁管敲敲打打。

    “老毕~研究什么呢?”

    毕懋康一看皇上来了,丢下锤子行了个礼。

    “禀陛下,臣正在制作枪管。”

    “枪管还用得着你亲自制作?”

    “臣打算制作一种新型枪管,工匠们眼下都还不会。”

    “哦?给朕瞧瞧是什么枪管?”

    “陛下上次给我的那些书籍,我看了之后很受启发,就打算试着看能不能做一把从后面装弹的枪。”

    ......

    朱由检很想告诉他,老毕啊,你的技能树点偏了呀!后膛枪可不是好造的啊!但又怕打击他的积极性。只好岔开话题接着问道:筆趣庫

    “自生火铳研究的怎么样了?工匠们都会造了吗?”

    “基本都会了,但是制造出来的自生火铳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很忙。”

    “什么原因造成的?”

    “工匠们擅长的不一样。有的擅长打铁,有的擅长木工。”

    “为什么不用流水线生产?”

    “啊?什么线?”

    “流水线,就是把火铳氛围多个部分,把每部分分配给不同的人做,最后再组装到一起。比如说一个人擅长造铳管你就让他只造铳管,擅长做木托你就让他做木托。再统一一下标准,铳管多粗多长,严格要求,多一分一厘都不行。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不就都合格了么?”

    “陛下万岁,竟能想到如精妙的办法!臣犹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啊!”

    “......”

    你老毕才进京几个月就学坏了,都会拍马屁了。

    话说流水线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了吧?你这家伙浓眉大眼的,好歹也是个进士,真没听说过?

    “造一把自生火铳大概要费多少银两?”

    “自生火铳比鸟铳造价要高一些,一把要一两五钱银子。”

    “眼下军器局有多少工匠?”

    “152名。”

    “这么少?”朱由检惊讶道。

    实际上明朝的中央军器制造业的规模在不断地减少,到了这时候,基本上已经完全被地方武器制造局所取代。但是地方武器制造局制造武器必须要在朝廷的严密监视下进行。地方武器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代表了明朝武器的发展。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对毕懋康说道:

    “你先统计一下每个匠户擅长做什么,然后把缺的人数统计呈报给朕,朕从兵仗局给你调人!”

    “谢陛下!”

    “两个月内,朕要见到4000把自生火铳,质量一定要好,出了纰漏,朕拿你是问。还有,匠户的饷银不能克扣,一定要足额发放。”

    “是!陛下!”

    说完朱由检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