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近日陆府上闭门,陆大人称病,谢绝了一切探望,自然蓁蓁等人也无法出门,主仆几人一同窝在俪水院里甚是无聊,这会儿外面送进来了新出的话本子,主仆几个便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挽秋看到这名字,讶异道:“如今京城的话本子都敢将东宫编进去了?”

    乐夏也在一旁嗑瓜子,八卦道:“段家的事情闹的满城风雨,不少人说太子爷这次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不然怎么会想为段家翻案呢。”

    “但是你没听说,这次是张皇后那边的人想将段家打垮,段家好歹也算是东宫的远亲,若真是被冤枉了呢?太子爷岂不是也要跟着名声受损?”

    她们叽叽喳喳,就这件事议论不休。蓁蓁听着,也没太往心里去,随手翻开了话本子,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主角是谁跟她有什么关系,她只当编的故事就是了。

    然而翻了两页,她就觉得有些不对。

    这话本子内容绘声绘色,将东宫和段若妤的事情编排的有鼻子有眼,甚至还写了四年前段家被外任凉州之际祁宴与段若妤含泪告别云云。

    继而写到如今时,却不像以往那些编造的故事般凄美柔婉,极尽缠绵。说到近日京城中沸沸扬扬的段家翻案一事时,隐隐约约在怪责东宫为女人昏了头,宁可让忠良寒心也要为段家翻案。

    蓁蓁也算是对这些民间话本子深有研究了,这一本却越看越不对。她大略扫了一眼,合上书册,看见扉页上的写手是个她从未见过的名字。

    挽秋等人还在议论不休,蓁蓁蹙眉打断了她们,小脸板起,神色略有些郑重,问道:“这话本子是我们府上去买的?还是店里送来的?”

    挽秋与乐夏对视一眼,如实道:“今晨送来的,说是店里新出的本子,知道姑娘爱看,特意一早就送来了。”

    听到这个说法,蓁蓁心头便浮现了一团疑雾,隐隐觉得这事情恐怕不简单。她又问道:“这写手名字我怎么没听过,也是新来的吗?”

    “对,奴婢看到的时候也奇怪来着,小二说是新来的。”挽秋道。

    新来的写手,新出的本子,却敢编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爷,而且这话本子说是讲的情情爱爱,细看之下却发现隐隐含着对东宫的指责。若是有不知情的百姓看了,恐怕要被牵着鼻子走了。

    这等细密的心思想毁坏东宫的声誉,难免不让人怀疑背后有推手。

    蓁蓁吐了口气,细眉蹙的紧紧,心里有点纠结。

    按说她与祁宴如今老死不相往来,祁宴的事情她不该再管,可偏偏又被她发现了这里面的蹊跷。

    琉璃风铃在廊檐下随风微微晃荡,发出脆响,就像小姑娘一上一下的心,愁绪慢慢涌了上来。

    想了又想,蓁蓁合上书册子,扁了扁唇,嘀咕道:“算了,谁让本姑娘心怀大义,大人不记小人过呢。”

    心里下了决定,她便唤来了挽秋:“你再去一趟那家店铺,将这本书的刊印全都买回来,就说是我看了这话本子,觉得写的绘声绘色,因此想送给旁人一些,请他务必不要藏私。”

    “哦对了,未免送重复了,请掌柜的如实告知都有哪些人家买走了这话本子。”

    挽秋虽不知姑娘是何意,但还是应了下来,依着吩咐去做了。

    挽秋走后,蓁蓁便撂下了手头的话本子,让人送去给父亲陆庭远看,并且将她的猜测一一传达。

    至于为何她不亲自去?并非她本人懒怠不愿去,而是担心一着不慎被父亲发现她的“藏书”都是他眼中这等言之无物的废书,那可就不妙了。

    蓁蓁心里小算盘打得啪啪响,觉得这真是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做完了这事,她又安心地去敷自己的黄瓜了。

    然而她这厢自以为两全其美的法子,却在旁的地方掀起了不少风浪。

    京城宁府。

    近日太子爷要将段家的案子重查,东宫和段家姑娘的事情闹的满城风雨,惹得宁昭昭生了不少愁思,她心内郁郁,便邀了不少小姐妹来家里聚会。

    她们一伙人以宁昭昭为首,最看不上的就是陆蓁蓁的姐妹团,这会儿聚在一起,话题自然也离不开她。

    正下午,凉亭里和风煦煦,石桌上摆着新鲜的时令瓜果,几个姑娘姹紫嫣红挨着坐着,正小声议论着:

    “听说了吗?太子爷要将段家的案子翻案重查,陆大人就称病在家,有人说,陆大人这是给太子爷甩脸子,威胁太子爷故意不上朝呢。”

    “啊?你听到的是这样的?我怎么听说陆大人是害怕了太子爷,不敢拂了太子爷的心意,所以才称病不上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