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轻言不断地收容着四面八方涌来的难民,青石县的名声也大了起来。

    当时在难民中有句歌谣:

    “打仗年代吃草根,和平年代吃米糠,流浪年代撕树皮,一旦去了青石镇,天天都是大白米。”

    轻言没想过什么政绩,第一次听到这些话时心里很高兴,但接近秋收的时候,一群难民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

    在大约二百里外的隆安县刚刚遭到洗劫,负责的省护军带了一千人跟土匪交战,竟然死伤七百余,被打得丢盔弃甲、大败而归。而他们这一群难民,就是从那个隆安县来的。

    三天后,布施发的文书也到了,“省内流窜着一群约千人的劫匪,是保皇派的遗老率领的羽林军余部。各郡县务必时时报告劫匪有关去向,不得延误。”

    轻言摸着自己的胡子,心想着:“青石县盛产的丝绸和茶叶是全省都知道的,这一批劫匪离青石县那么近,青石县看来是难逃一劫了。”

    轻言命令自己的两千兵停止训练,分批休息,三班轮换,务必保证每时每刻都可以准备兵马和劫匪交战。

    轻言还亲自到县里去张贴公告,招募民兵以备不时之需。百姓踊跃报名,最后居然有一万多人愿意参战,轻言带着人为他们打造了长矛,给他们每人发了红布,等到劫匪来袭的时候,就把红布裹在头上。,而自己的兵则把红布缠在右臂。

    轻言还去寺庙里借了一口大钟,等到劫匪到来的时候,鸣钟三声,就是告诉全县劫匪来了。

    青石县严阵以待,而劫匪那边正在来的路上。

    劫匪的诸位头领并不把官军看在眼里,他们原先可是羽林军,是总统府的精锐,地方军队是什么?不过是拿着兵器的木桩罢了。

    很快他们就知道自己错了。

    劫匪们的骑兵一马当先,他们来到了清水区的公田。半夜出来守护公田的人远远地听见大堆大堆的马蹄声,慌张的跳下田埂,穿过玉米地里去了县府,恰好碰上挑着灯准备回家的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