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微博上全是对赵一希讨伐。源头是有人将昨晚的直播转录视频之后,卡段了赵一希才艺表演的片段指出将所唱歌曲中“拔(ba)草寻蛇”错唱成“bo”。

    【墙裂建议艺术类院校招生时提高文化课分数线。】

    【顶,那么多九漏鱼混进娱乐圈拉低拉低了整体逼格。】

    【糊是有道理的,是时代的选择。没文化不可怕,可怕的是还爱拿出来表现。】

    【真心看不惯现在很多文盲艺人,话都说不明白还演什么戏,你能看懂剧本吗?】

    【以如此低的文化水平,赚那么多钱,难道不心虚吗?说你是花瓶都算恭维,都是辣鸡。】

    话要多难听有多难听。甚至有人将以前一些明星的失误名场面如英文发音土气、常识缺乏等问题加上赵一希唱错发音出了一个《我是文盲我怕谁》的合辑,将这件事又推了一波热度。

    娱乐圈人人安静如鸡,生怕被这一浪讨伐波及到。

    赵一希看起来没受什么影响,正常地专心备考。

    大熊从众多评论中挑了一条指给赵一希看。

    【文盲不文盲另说,只想问zyx演唱老前辈的歌有版权吗?】

    “这两年圈里严打违法行为,要是被网友定性盗版情节更严重。这明显有人带节奏。”

    赵一希:“我们选的歌节目组都沟通过版权,不存在问题。”

    “但是节目组现在不可能下场澄清什么。”

    事实如此,一是目前舆论又带了一波节目热度,二是这次讨伐的只是赵一希个人不涉及节目,三是如果单纯只是澄清版权不替赵一希说点什么更可能被拉入战局讨骂。

    事情发酵一夜之后,有科普类博主开始趁着热度下场,解释不论是“拨草”还是“拔草”各有其意,放在歌词里都合适,各有各的意境,大家不应该讨伐赵一希。

    搞笑的是,有另一批批判类博主踩着第一批科普博主的结果,做了更详尽的分析比对,得出结果是原唱的“拔草”更符合当时心境,更胜一筹,以此批判赵一希和第一批博主不该乱科普。

    一时间,支持赵一希的反对赵一希的打成一片。已经不单是在讨论是否形近字读错音的问题,而是升级到古汉语领域的争论以及赵一希是否跨级碰瓷老前辈。

    原本大熊还建议赵一希适时发微博解释一下。如今一片哄闹,早就偏离了一开始的主题他倒不好再去说些什么,不然更有炒作嫌疑。不但讨好不了观众,同时得罪节目组、被cue到的“文盲”艺人、歌曲原创的老前辈。

    得不偿失,这就是个糊里糊涂的哑巴亏。

    赵一希:“往好的方面想,我的名字终于上了热搜,这不是你总希望的吗?”

    熊逸:“你少贫嘴。”

    ——

    赵师永在食堂吃饭,有同实验室年轻研究员拿手机给他看。

    “赵老师,你快看,这个赵一希是不是你儿子?”

    “希希?”他凑近手机屏幕看,实在看不清,只好拿出老花镜,接过研究员的手机查看起来。

    一时间,周围人都凑过来围观。

    虽然老赵同志在工作以外不爱讲话,但他们实验室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当明星的儿子。老赵常和他们提起,甚至实验室有好事者还特意组织过一次由赵一希主演的《山河》电影观看活动。

    这种主旋律片子在一群以中老年人群为主的研究所里,很是叫座,一群以研究奉献为使命的科学家哭成一片。所以赵一希这孩子在他们这里是跟他们一样有奉献精神三观正的好孩子。

    进娱乐圈有什么,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为祖国发光发热,你看《山河》不就很好地为国人传播正能量了吗?

    以至于连后面新入职的研究员都知道了赵一希和赵师永的关系。

    赵师永放下手机,并和年轻的研究员说了谢谢。得出结论:“是希希。”

    这群同事和赵师永公事了好多年,护短得很,完全站在自己人这边。

    “啊,这些人说话怎么可以这么难听?”

    “有一点小过错不是很正常的吗,要是追求完美无差错,咱们的实验还要不要做啦。”

    也有人说:“也不一定是希希错了嘛。”

    于是一群人饭也不吃,拿出研究精神开始研究这道小学语文题。

    “emm……似乎是咱们希希是对的嘛。”语气不是很确定,毕竟祖国的新兴一代怎么可能因为这样简单容易辨别出真伪的问题而吵架呢。一群老学究怀疑是不是因为专业方向不一样,他们的研究数据不足以支撑研究结果。

    赵师永拍板:“那我们就找专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