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其实这剂预防针聊胜于无,经历过一世的宋雨涵比他知道的坚强。

    她心思比较敏感,很小的时候就能察觉出父母对待她和哥弟的区别。

    哥哥弟弟有零花钱,她没有;他们有新衣服,她没有,他们没吃饭有人找,她没有……

    所以她一直很有心机地争取自己的权益,在别的姑娘逃课去玩的时候,她能静下心来去学习。邻居夸她懂事,她就捧着父母,说是他们教的好。

    因为她明白只要她不坚持,父母绝对很“支持”她辍学打工,所以下学回来,她都很自觉地洗碗做家务。

    赵翠娥自己忙的时候,见不得宋雨涵闲着,所以宋雨涵在家里一直都是忙忙碌碌,不敢有半点怠慢。

    义务教育之后,她更是节省,初中高中在食堂打菜只吃素菜,她有一条从小盖到大的棉被,麻布的。

    棉花也薄,可她从来不敢抱怨,每次别人问她冷不冷的时候,她都会很开心地说:“可暖和了,我不怕冷。”

    大专也是宋雨涵跪着求出来的,各色叔叔伯伯都觉得女儿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供出来就是给别人挣钱,撺掇着宋明祖让她辍学,早点嫁人。

    她只能甜言蜜语跟父母承诺:“以后有钱了,一定会好好孝敬父母。”高中每月放两天假,她就去小餐馆帮厨,挣的钱掏出一部分给父母买衣服。

    还说她这个专业毕业之后,别看底薪少,可提成很高,也很能赚钱的。现在回报出来了,赵翠娥按捺不住,太正常了。

    “小涵,这么长时间也不记得往家打个电话,是不是忘了我跟你爸了。”赵翠娥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急切,应该是公放的,夹杂着宋明祖抽烟多了嗓子不舒服发出来的咳嗽声。

    “没有忘,就是你们平时也不带手机。”宋雨涵经常打不通父母的电话,她也习惯了。

    “咳咳,等你工资发出来记得给家里打回来,不是说厂里包吃包住,钱留你手里不安全。”宋明祖的声音沙哑,还有些说不出的腻歪。

    宋雨涵蹙眉,不用视频,她也知道宋明祖现在的表情,一定是贪婪的,执拗的。

    “我还要还助学贷款。”面对宋明祖,宋雨涵的话也少了,语气也僵硬不少。

    脑海都是他那张虚伪至极,对着赵翠娥咆哮的脸:“我就说妹伢子,别让她上学,上的心都野了。挣钱孝敬你,她能挣到啥钱,早点嫁出去得了。”

    “助学贷款不是只有七千,你这么大的单子提成还不够。别是藏私房钱吧,你别忘了当初怎么承诺的,你也不想想跟你这么大的,人家都往家里交多少钱了。”宋明祖火气也上来了,大概也是宋雨涵离得远了,他觉得把控不了了。

    是,宋明祖和赵翠娥对待宋雨涵已经算是“格外仁慈”了。

    毕竟村里太多小姑娘辍学去当销售,服务员,小保姆,每个月累死累活赚个两千块钱。自己就留下一两百其余都交给父母,长年累月的,也能给父母交个好几万,宋明祖早就羡慕的很。

    “我没忘,你当初不是也给我算了,养我这么大,至少要花费十五万嘛。你放心,我不吃不喝也会还你的,今年到年底我给你交三万,还有事吗?”宋雨涵语气淡然,没哭没闹,平静地询问。

    “明祖,小涵,你爸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你乱花,你也知道,为了供你上学,你弟都没上,家里穷的叮当响。你哥你可以不管,毕竟都上研究生了,可你弟没能耐没技术没学历,以后找媳妇还得靠你啊。”

    赵翠娥没有拐外抹角,或许也是觉得根本不需要,女儿心软,这些都是早就说好的。

    “嗯,有那十五万,宋家豪肯定能娶个你们都满意的媳妇回来。”

    时至今日,宋雨涵也没有忘记家里每一个人的哪怕一丁点好,赵翠娥也曾背着高烧的她四处求医,宋家豪也曾给高三重要阶段的宋雨涵送过牛奶,宋家文也曾背着嫂子给她钱花,就连最恨的宋明祖小时也给她买过糖吃,也曾把她扛在肩头逗她笑。

    她宁愿他们从未对她好过,宁愿自己的记忆力没这么好,这样在面对不公平的时候,她才不用这么挣扎,这么撕心裂肺。

    挂断电话,宋雨涵就趴在闫立怀里无声地哭着,闫立恨不得把人揉进自己的骨血里,可她连哭泣都没有声音,安安静静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瓷娃娃。

    “闫立,你以后一定不能重男轻女,我们只生一个好不好,不论男女,我一定会是个好妈妈。”宋雨涵仰着头,晶莹的泪珠滑落,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她的孩子一定不会像她这样“识时务”,不用会看人脸色,一定很会撒娇。

    “好,生一个,以后她不仅有我们疼,还有爷爷奶奶疼,你也不止有我疼,我父母也会疼你。”

    闫立抱起伤心的她,回到她的卧室,侧躺在宋雨涵身边,让她枕着自己的胳膊。

    宋雨涵情绪一下子没收住,转过来贴近他的胸膛,抱着他继续哭,嘴里絮叨着家人曾对她的好,边说边哭,最后哭着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