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薛颂和凝神屏气,一颗心悬到了嗓子眼上,几乎有些耳鸣时,才听到身侧的女子开口。

    她说:“承蒙娘娘厚爱,妾身福薄,只怕担不起如此殊荣。”

    浑身紧张地神经骤然一松,几乎就要软了身子,幸好被观言悄悄在身后扶了一把。他眯了眯眼,竟在自己不知道时出了一身冷汗。

    林见月也同样不轻松,头回与贵妃这般交谈,还当场反驳贵妃恩赐,若一个不好便是“我命休矣”了。

    永寿宫中气氛紧张,只余殿外贵妃养的几只鹦鹉的声响,远远传来扑棱翅膀的声音,仿佛每一振翅都在人的心上。

    贵妃冷哼一声,“薛编修自幼聪慧,能言善辩。本宫见王夫人也不是个蠢笨的。你们二人今日一同反驳本宫,若是没法儿说出个一二三来,本宫定不饶你们。”

    这便是有转圜的余地了,见月稍稍松口气。只待薛颂和先开口。

    她不知薛颂和为何反应如此之大,又为何反驳贵妃。若按常理,薛颂和是应当支持贵妃的一切旨意的。可今生不按常理的事她见多了,倒也不觉得奇怪。

    贵妃等着二人开口,但二人迟迟不答话,冷笑道:“怎么?方才反驳本宫倒是爽快,如今开不了口了?”

    “回娘娘,臣并不是没有理由。”薛颂和道:“臣等着林……王夫人给您一个答复,再说臣的观点。”

    林见月颇有些恼恨,若不是他反驳的那么爽快,或许自己还有一些接受的余地,可看着薛颂和这样斩钉截铁,似乎也有部分被他影响。现在还让她先说!

    莫不是自己没想好说辞先把她推出去罢!

    不论如何,只好硬着头皮上,“回娘娘,妾身确与王郎……感情深厚,却有三点不得不告知娘娘。”

    “你说。”贵妃颔首,皱紧了眉头。

    “其一,妾是王郎的未亡人,但王郎生性不爱张扬,妾也不希望日后提起妾便会有人想到王郎,扰了王郎地下的清净。”林见月悄悄瞥了瞥成贵妃的神色,倒是没有太大变化。这才敢继续往下说。

    “二则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妾作为女儿,没能好好侍奉父亲,作为媳妇,也没能让婆母舒心,实在是无才无德,担不起如此重责。”

    “三是,”林见月已带了哭腔,生意微微颤抖着,“王郎去后,妾心已死,恨不得便随他去了!在这世上能熬一日是一日罢了,实在无颜得此殊荣。林家并非大族,只怕担不起娘娘厚爱!!”

    贵妃缓了语气,“你倒是直白,只怕最后一句才是你的真心话罢!”

    林见月有些懵,之前一直带着些糊涂的贵妃娘娘怎的一下子精明了?

    “莫要看本宫宽容,你们一个两个便可戏耍本宫。”贵妃道:“本宫不欲与你们计较,不代表本宫就蠢笨如猪了。”

    这是不满意这说辞?

    贵妃把玩着一把如意玉柄,“薛大人,你说,你又是何原因?”

    见月松口气,贵妃这样便是放过她了。她也很想知道薛颂和是个什么意思。

    薛颂和倒是一贯的不卑不亢,“回娘娘,娘娘可知‘上行下效’四字?”

    “大胤多年富饶,民风开放。皇室得民心便正是因为施行仁政,让百姓生活和乐。”

    贵妃不想他竟这样说,还口口声声攀扯到皇室身上来了。林见月一听“上行下效”四字便知薛颂和心意,连连懊恼自己竟未想到这样好的说辞。

    “女子头婚听父母长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守寡或和离,往后嫁娶便由自己做主。本朝百年来惯例如此。”薛颂和道。

    “本宫自然知晓,本宫不过是感念王夫人情深,一番嘉奖罢了,又与那些百姓何干?”

    “娘娘与林姑娘同为女子,天下女子何其多,若一个两个都效仿起林姑娘为夫守节,那还得了?若是情深,自愿守寡倒还罢了,只怕有些迂腐之人以此逼着家中女儿不得再行嫁娶。长此以往,定会起民怨。”

    “那如你所说,这些女子便不能守寡了?”

    “非也,”薛颂和丝毫不惧,“我大胤百姓现今安居乐业,难道便没有让女子改变现状,另行嫁娶的自由吗?有重情重义之人,同样也有为了更好的生活委曲求全之人。娘娘身居高位,应当理解大胤百姓的不易。”

    “臣曾见过有些民风未开化的硬生生将自家守寡的女儿逼着殉葬,也见过孤儿寡母不受待见苦苦求生的。人生不易,娘娘今日若是嘉奖了林姑娘,日后便会有更多的‘林姑娘’等着受娘娘的封赏。”

    “长此以往,女子还有何自由而言呢?”

    薛颂和说完便不再多言,见月也久久震惊,不想一男子竟还有这般见解,实在难得。

    其实本朝立国百余年,已有不少迂腐之人了,民间百姓生活开放,贵族之间却多了许多繁杂规矩。譬如林见月作为大家闺秀,若是守寡倒还有个好名声。若丝毫不顾情意另嫁他人,只怕也会招来闲话。

    成贵妃沉默地摆弄着玉柄,“你先下去罢。”

    薛颂和起身告辞。成贵妃揉了揉额头,道:“你先起来,地上凉,你身子弱,别跪坏了。”

    这便是还有商量。林见月松一口气,便听成贵妃说道:“今日永寿宫难得热闹,你倒是看全了。”

    “是,”林见月颇为尴尬地呵呵笑着,“是娘娘仁厚,妾们喜爱娘娘,愿与娘娘相处,这才热闹了些。”

    成贵妃不是那等没肚量的人,先闻林见月不愿惹麻烦上身,又听薛颂和道民间百姓,搅得头都大了,想想也罢,没甚意思。但还是给了见月一口头嘉奖,以示其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