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这是郭平带着人上堤坝值守的第三天。&1t;/p>

    和前几天相比,这一日的雨已经小了很多,天色也慢慢是变得有些亮堂了,汉昌府内的有些地点,甚至还洒落了不少阳光,原本因为郭平下了动员令的百姓们的阴郁心情,今天也都为之一振,轻松了不少。&1t;/p>

    此时,在堤上守护的所有人也都是精疲力竭地忙碌了三天,此时见雨情稍微有了些缓解,动作也是有点懈怠了,有人甚至还自行去找了有树木遮蔽的平坦场所,将蓑衣往地上一铺,倒头就睡。&1t;/p>

    郭平和黄立站在堤岸上,看着远处云雾缭绕的江景,二人之间的对话的语气也是平静了下来。&1t;/p>

    “老爷,今天的天气有了很大的好转,江水也没有继续上涨,你看是不是让大家都回家休息一下?岸边留几个人值守便行了。兄弟们都好几天没回过家了。”&1t;/p>

    郭平听了黄立的请求,深以为然,点点头道:“嗯,我看可以,你看着轻重自行去安排下吧。”他说完甚至还在想,自己和冯昌是不是有点杞人忧天了?也许这次的水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严重。&1t;/p>

    按照目前的情形,只要这样的天气再持续个五六天,水差不多就可以退下去了,到时候,再抽调人力突击加固一下堤防,也许这场隐患就过去了。&1t;/p>

    黄立是喜滋滋地应了一声,他这三天几乎都没有合眼,心里早就期盼着能躺到柔软舒服的大床上面美美地睡一觉了。&1t;/p>

    是以他刚以转身,恰好遇见带着阿三来找郭平的冯昌,还面带笑意地道了一句:“冯先生好啊。”&1t;/p>

    大伙都知道冯昌是郭平请过来的,是以即使以前对他有诸多嘲笑和看法,现在也得给郭平一个面子,态度都是恭恭敬敬地。&1t;/p>

    “你春风扑面,要去哪里?”冯昌说话还是那股直来直去的劲。&1t;/p>

    “哦,大人吩咐,因为今天天气有所好转,兄弟们也是累了好几天了,让我安排大伙都回家休息一下!”&1t;/p>

    “万万不可!”冯昌一听黄立此话,一个激灵,厉声叫住了黄立。&1t;/p>

    冯昌不给黄立解释的机会,直接就将矛头对准了郭平,一股质问的语气问道:“郭大人,这个令真是你下的?”&1t;/p>

    郭平看冯昌此刻的眼神,着实有些认真,有点怀疑自己做的决定了,语带迟疑道:“我看今天天气不错,甚至都有可能放晴,我便想……”&1t;/p>

    “糊涂,糊涂啊!”冯昌胆子也真大,竟然敢直接对郭平说他糊涂,把黄立激得一挽袖子就想上前,却被郭平出手给拦住了。&1t;/p>

    冯昌不理会这些,说完糊涂之后就直接蹲在地上给郭平画了一张表格出来。&1t;/p>

    这表格分成三列,第一列里面写的都是 “东北”、”正东”、”正北”、”西南”等方向,在第二列写的则是“两个时辰”,”三个时辰”等这样的时刻,第三列则写着“大”、“小”、“中等”等等不一。&1t;/p>

    “冯兄,这是什么意思?”郭平和黄立都是颇为不解。&1t;/p>

    “这是我从这场雨开始下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的记录!”&1t;/p>

    冯昌指着这张表格,侃侃而谈,完全不需要去翻阅什么笔记,又或是中间有了停顿,就像背《幼学琼林》等儿时启蒙书一样。&1t;/p>

    他将自下雨以来,风向的变化结合雨量和时间,都做了分析。&1t;/p>

    “今年的这场雨,不像普通的雨是由北风或是南风带来的,而是风向每时每刻都在有规律地变动。每隔一段时间,这风向就会生变化,然后雨量也随之有着规律性的调整。具体来说,这段时间的风是这样刮的。”&1t;/p>

    冯昌说完,在地上画了一个圈。&1t;/p>

    “圆形的风?冯先生你可真有意思。”黄立实在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汉昌城的老百姓果然没说错,“圆形的风“,恐怕也只有这位冯痴子才想得出来了。&1t;/p>

    冯昌没搭黄立话茬,只对郭平解释说:“俗语有云:雨随云、云随风。历次下雨,伴随而来的风向都有所不同。例如冬日之雨雪,多以北风为主;梅雨季节时,却是无甚大风。而我纵观此次,风向经过总结之后,却是形成了一个圈,循环而刮。我研读了诸多古籍孤本,记得曾有沿海文人的笔记中有记载,在东海及南海及沿海,夏天都曾生如此类情景。像此等一圈中,最中心点的雨量反而是最小,天气亦是最为祥和。这次的风向和雨量的变换度,再结合云层之行路轨迹,我已得出,现在的汉昌城的恰好就在这里。”&1t;/p>

    冯昌说完,指向了那圆圈最中心处。&1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