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谢汉诚又瞧见冬贵,忙道谢几句后给玉静说:“你带来那件绋绸衬衣我没穿过,你给冬贵穿去吧!”

    ::::玉静点头道:“好的,这个你放心!您自己保重!”

    ::::火车汽笛响了,王铁柱喊了声:“营长!”

    ::::又冲玉静喊道:“再见了,营长太太嫂子!”

    ::::汉诚跳上火车招了招手,火车便起动了。

    ::::看着火车远去,玉静大哭起来。

    ::::……

    ::::车上几千中国的军人,百分之八九十都是中国贫苦老百姓的子弟,他们义无反顾地走了。

    ::::他们奔向了炮火连天的北平、天津、保定的华北抗日最前线……

    ::::啊,——“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被迫无奈地“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只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了”!

    ::::而千千万万的血肉之躯正在蜂拥着,蜂拥着,筑起那一道道“新的长城”!

    ::::汉诚走了。

    ::::梁玉静随着父亲和表哥骑马回到了龙泉县。

    ::::在娘家停留吃了饭后,玉静便要回上井自己的家。

    ::::众人留她,她怎么也不肯,笑道:“不行啊,我还要在那里等他回来呢!”

    ::::李秀月道:“你一个人,让我们怎放心!”

    ::::玉静笑道:“不放心什么?蒋大奶奶(房东)你不放心?那么高的畔那么高的墙,怕什么?再说那是汉诚的家,交了三年的赁钱!”

    ::::众人没法,只得由她去了!

    ::::一路鞍马劳累,十分疲惫那玉静回到上井自己和汉诚那温馨的小家后,看见墙上几幅画依旧,二人的结婚照挂在墙上。

    ::::炕镜有了些灰尘,一擦明亮如新。

    ::::生性十分爱干净的玉静收拾打扫干净,洗一下手脸便睡了。

    ::::此后,玉静便一个人守候在这个家里。

    ::::……

    ::::白天有时在房东蒋大奶窑里串门,有时回娘家看看,有时去同学家坐坐,更多的时候去邮局打听消息,可没一点音讯。

    ::::此时的陕北也早有报刊发行,只是慢得多。

    ::::夜里守着油灯做针线,看着汉诚的被褥,闻着汉诚的头油味烟味,思念着远去的汉诚用道情哼唱着小曲道:“朦朦月色照名州,玉静对窗理愁云。

    ::::恩爱夫妻才新婚,新郎远征妻孤零。

    ::::油灯如豆点点明,伴我孤寂思郎君,千里征战无音讯,黄河流水叹我心!

    ::::树上雀儿对对飞,桃花杏花对对红。

    ::::只有我独对孤灯,一人苦愁泪纷纷。

    ::::茫茫夜色寒窑冷,星星点点缀天空。

    ::::远处的人儿你可知?

    ::::我思念的心绪在千重。”

    ::::因无事,便想为汉诚做双鞋,便一阵收拾好鞋底,白天黑地纳底子。

    ::::可总是心神不宁,扰的她坐立不安,每天一大早爬到钟楼山顶往无定河畔眺望,希望看见他们回来。

    ::::一天两天过去了,几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二十来天也过去了。

    ::::八月中旬,也是阴历的七月了。

    ::::还是音讯全无。

    ::::………………

    ::::这天夜里,玉静独坐在灯下,纳着鞋底,思念着她的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