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二奶奶坐下又问了事情经过,拉一阵子话,安顿了李秀月几句好好养的话,才告辞走了。

    ::::她出门走了,太婆婆说了声:“呸一,什么东西?那个山洼洼里变出来的黄猺!那个咯拉里变出来的怂人?到处偷鸡!王八如日的王八怂婆姨!”

    ::::看看时间不早了,太婆婆也出去忙着做饭去了。……

    ::::李秀月很清楚地记得,就在那天下午,爷爷过来在当院将奶奶和李秀月自己的婆婆狠狠骂了一顿。

    ::::骂他们没照看好李秀月,嫌她们不但骂李秀月,还刻薄了刘氏,骂她们败坏了梁家名声:“我们祖上都是书香门第,怎么能这样处理事情?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们的女子,你们能这么样吗?王八如日的!”

    ::::骂的李秀月的太婆婆和婆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里的大家心中都明白是二奶奶挑拨告的状,可谁也不敢言声。

    ::::梁家祖原本是不知道那个朝代的文臣,被流放到这里几百年,除了读的书以外,早把故乡的话,故乡的风俗全忘记了,也都说的满口的陕北土话,而这位梁老太爷也学着陕北土话,骂的稀奇古怪,花般十样,引来很多看热闹的人,还是梁润昌回来了,知道情况后,先把父亲劝走了。

    ::::因为这几天,梁润昌一直在染坊里,忙着带着伙计,给人家赶活——赶着过年用的衣料布匹,回来看到父亲发火,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当然也心疼那个没有成形的孩子,但是也明白是李秀月受累了,才这样的,把母亲和自己的媳妇也劝说了一顿;又过来给李秀月的母亲赔礼。

    ::::而此后,太婆婆、婆婆再没敢说刘氏半句不是。

    ::::李秀月早就知道大奶奶和二奶奶矛盾,却无法辨清二人具体事情上的是非,可就这件事上,多少还有些感激二奶奶,否则,奶奶和婆婆不知要磨搅(唠叨)自己多少年了。

    ::::果然,李秀月在炕上躺了十来天后,到了过年的时候,才准许起来,他的母亲一直陪着她,给她熬小米稀饭喝,让她好好休息。

    ::::从那时起,李秀月也知道注意了,可这次小产为她以后怀孕生产,造成极大地影响。直到大夫调治后两年才怀孕坐住胎。快二十岁时,怀胎十月,生了个女子。通保夫妻初为父母,十分喜欢。而前院二门家头首首孙子玉明已一岁半了。一心想抢先抱孙子与前院争强斗胜的梁润昌便觉得大失所望,所以连名都懒得起。女娃娃才过了百天,梁润昌见前院二兄弟那孙子的母亲病了,玉明奶不够吃,回来又命李秀月:“女子家还贵器什么?玉明娘的难活(病)了,玉明没奶吃,你给他一天喂上三次奶。”

    j0酷b匠yr网c首●%发#

    ::::李秀月十分不愿意,给通保使眼色。

    ::::通保便问父亲:“那我们女娃吃什么?”

    ::::梁润昌道:“让你妈弄些“个搅搅”(好似现在的干糕粉)喂嘛!”

    ::::婆婆不能违背丈夫,可一边忙忙地蒸炒制做“个搅搅”面,一边说梁润昌:“咱们的孙子女儿,你不亲,我还亲来!李秀月头首首没保住,二胎生个女子怕什么?李秀月才二十出头,以后日子长着来!咱们头首首不就是个女子?石榴不好吗?要貌有貌,针线灶台上,那个做地不好?我看这娃娃将来比石榴还俊!让你起名那么难,我给起!你看这娃娃白个生生,眼睛兰个澈澈的,就叫‘玉镜’吧!”

    ::::太婆婆听说,笑道:“对!‘玉镜’,名字起的不错!”

    ::::通保笑道:“记得哪出戏上有个‘玉镜’公主,我看这娃娃就是咱们家的公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