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我早忘了。不过那会儿你把我的雀雀放了干什么?花我可以给你赔一堆,可你拿什么赔我的雀雀?”

    ::::李秀月指着窑内绳上挂着的一个雀笼子,笑道:“你不是有吗?还要我给你赔?”

    ::::通保一听,一跳起来:“哎哟,忘了!今日一天没喂那雀儿呢!”

    ::::忙忙地跳下炕去开门箱找谷子喂那雀儿。

    ::::李秀月忙说:“你不嫌冷?黑天半夜你能看见?就是你能看见,那雀儿能看见?”

    ::::通保道:“灯底下能看见!”

    ::::这两位少年新人就在忽闪忽闪的花烛下,喂起雀雀来了。

    ::::雀儿叽叽喳喳,两新人你争我抢地喂。

    ::::李秀月开了笼门,捉出一个雀雀来,抚摸着它的羽毛仔细瞧,黄黄的羽毛,红红的小嘴:“好俊啊!”

    ::::那雀雀挣扎两下,飞了起来,在新房里乱飞乱撞。两人又急忙捉起雀雀来了。那雀儿在灯下看不清方向,直撞到李秀月怀里来了。

    ::::……

    ::::通保扑捉住那鸟,碰着了李秀月的酥胸,十分惊奇,忙瞅瞅李秀月,那李秀月已羞红了脸…

    ::::二人这么一闹,前窑的奶奶,父母亲又好笑又好气,还没等说什么呢,就听门外窗户下,几个听房的人已大笑了起来……

    ::::——古时候的风俗很怪异:人家夫妻入了洞房了,该休息了,可是家里的长辈们要请来好友又悄悄来到洞房前守夜,即“听房”,俗称“听门子”。如真有守一夜者,清早,新郎的父母还要予以犒劳。如遇雨雪天,听门者无法上门时,新郎的母亲还得在半夜拿一把扫帚立在洞房门口,冒名“听门”者。据传说,新婚之夜,无人“听房”,有碍于后,也就是有碍于生育后代的大问题呢。

    ::::……

    ::::此时的梁通保和李秀月两位新人吓了一跳,忙又捂住嘴互相使眼色,一抬头看见墙上那对水银镜中自己两个的模样,也好笑起来。

    ::::梁通保和李秀月又急忙将雀笼子挂好,又了脱衣裳,一起钻进了被窝——暖暖的热炕,捂着二人的心……

    ::::窗户上红双喜斗方贴着,红鸳鸯成对贴着。……

    ::::梁家祖传的那对水银镜和配套的两对铜桃闪烁嘣亮,上挂着红绸子系成一对花……

    ::::四周墙上贴着各种杨柳青的年画:《龙凤缘》、《凤还巢》、《吕布戏貂婵》……

    ::::炕四角儿女馍馍石榴花生一层又一层。……

    ::::两新人此时此刻就在这炕上,初试风情,结成了夫妻……

    ::::此时的梁通保才十三岁,李秀月才十六岁!

    ::::可以说是一对少年夫妻了。

    ::::在这个腊月初二的日子里,他们明媒正娶,结成了夫妻。

    ::::之所以用吹鼓手,用花轿,就是给世人们宣布他们的结婚的合法,是大家都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