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台湾的水军统领刘国轩真是顽固的反清复明分子,也是个好战分子。不过他始终是施琅的手下败将。他镇守澎湖,澎湖被施琅的水军攻克。他只得逃回台湾,施琅也把他追到台湾。

  看来施琅攻克台湾也指日可待。

  施琅又在行动。他在休息、补给两天后,率领250艘补给充足的战舰直抵鹿耳门。

  听说施琅的舰队到达鹿耳门,台湾的郑氏集团慌作一团。他们感到自己末日的来临。因为鹿耳门是通往台湾的最后一道防线,鹿耳门要是被攻克,台湾的一切都暴露无遗,再无险可守。

  施琅的舰队在鹿耳门港口前扎营,欲要跟刘国轩决战。但是,刘国轩这回十分谨慎,他知道施琅的厉害,坚守鹿耳门,只守不攻。因为郑可塽给他下了死命令,台湾就这点家底,再也输不起,应小心为妙。

  这使施琅很着急。

  第三天,恰逢海上又起了大风。这真是雪上加霜,局势变得更加恶劣,攻取台湾的事情受阻。

  施琅等不了了,他和姚启圣商量:“我们得赶紧破敌,这样下去不行。我们必须在今明两天破敌!”

  姚启圣也着急:“风这么大,看来几天之内停不了,这可怎么办?”他担心攻取台湾之事受阻。

  施琅想了想,坚定地说:“照这样只能等鹿耳门涨潮了,但是这个时间太长了,还是得设法诱敌出战。”施琅真是能出高招。

  姚启圣担忧:“刘国轩这会学乖了,诱他出战并不容易。”

  施琅下了决心,牙一咬:“我去诱他出战!龟儿子,我的舰队假装进攻,不信他不出来!”

  “但是,这里需要你指挥!”姚启圣担心地提醒施琅。

  “我要是有不测,这里你负责指挥,刘国轩要是出来,你就开炮。记住,万一我们有什么事,你就带领舰队去截断他们的后路!”说完,施琅就出发了。

  姚启圣从背后看着施琅,眼睛被泪水挡住了。他在心里默念,皇上啊,有施琅在,您就放心吧。

  施琅的舰队临近滩头时,船果然搁浅了,动不了了。一看机会来了,刘国轩赶紧派兵来围攻施琅。守敌倾巢而出,于是双方互相开枪,海战变成了陆战。一时,双方都有人中弹。

  在指挥船上注意敌人动向的姚启圣,看见敌人被引诱出来,就含泪下令向敌人开炮。

  严密的炮弹切断了敌人的退路,刘国轩就命兵士们向施琅紧逼过来。他命兵士们开枪,抓住施琅:“施琅的船已经搁浅,现在不涨潮,他回不去了,抓住施琅。”

  尽管施琅的人不断中弹倒下,不断减少,但施琅还是抱定顽强坚持的信念。他竟然坚持了一宿。到第二天早晨的时候,施琅的战舰上就剩下了三人。施琅面目全非,苦笑道:“看来,台湾岛可望不可即了。”

  施琅面临很大的危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时候施琅却听见远远地传来水声。他高兴得大喊起来:“潮水声,涨潮了!”多日不长的潮水,这时候竟奇迹般地涨高了!施琅的船舱里一片欢腾。他们赶紧启动开船!

  海面上也开始起了大雾。攻取台湾的各种有利条件完全齐备了。

  “真是天助我也!”暗自着急的姚启圣也一阵惊喜,赶忙下令接应施琅他们。

  刘国轩无奈地看看天,他瘫软在岸边,无力地说:“天意啊,台湾完了,我们投降吧。”

  鹿儿岛就这样被攻下,台湾已经无险可守,门户大开,郑可塽写投降书,遣派使者到施琅军前乞降。

  施琅和姚启圣接到郑可塽的投降书,二人又联名上疏奏陈,祈求康熙皇帝的意见。开明的康熙皇帝允许接纳台湾的郑氏。

  八月,施琅率领清军水师浩浩荡荡地开进台湾。台湾被完全收复了!

  在施琅他们登上台湾岛的时候,郑可塽率领他的部署,全都剃发改装,跪迎在岸边,并交出了明延平君王的金印。自此,台湾完全平定。

  看到捷报的康熙皇帝高兴极了,他从心里感谢施琅,使得康熙皇帝完成了国家统一的夙愿。高兴了的康熙皇帝甚至把那天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派人疾驰送给施琅。

  皇帝能赐予自己穿的衣服,这是极大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