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每日下朝后,曹府幕僚都会再去曹府开个会。张辰因拜见刘协,晚了一步,等来到曹府时,众人都早已到齐,开始商议起来。

    张辰急忙上前见礼道“下官晚来一步,还请曹大人恕罪。”张辰说话时突然瞥见左侧谋士席多了两人,一个蓝衫青年,面色发白,看着有点虚的样子。另一人与荀彧差不多年纪,面目和善。

    “嗯,子皓,何故迟来?”曹操淡淡问道。

    “在下不忍大人蒙冤,特觐见陛下,请得伐绣诏书。”张辰说着,将刚才刘协交予他是诏书递给曹操。

    曹操却看也没看,丢在桌案上。对张辰点头道“子皓费心了,朝堂之事就不必再提。来,我为子皓引见二位大才。”曹操指着刚才张辰所看二人道“此二位乃是荀彧所荐高士,奉孝,公达。这是天子御弟,议郎子皓。”

    奉孝?公达?这不是郭嘉跟荀攸吗!我擦,一个被称为鬼才郭奉孝,一个被称为曹操的谋主,荀公达。历史上,曹操前期的五谋臣,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贾诩,现在凑齐四个了。

    “哈哈,早就听主公说的得子皓大名,颍川郭嘉,郭奉孝有礼了。”果然如历史上一般,这郭奉孝性格爽朗,不拘一格。

    “荀攸,荀公达见过张大人。”荀攸如荀彧一般老成持重,谦谦有礼。

    张辰急忙回礼道“不敢不敢,二位大名,子皓钦佩已久。曹司空得二位辅佐,天下可定,汉室可兴矣。”

    “诶,三位俱是当世大才,吾得三位,真乃人生一大幸也,请坐。”曹操笑道。 张辰微笑着回应一声,坐在空着的谋士首席上。郭嘉,荀攸二人皆是含笑退了回去。

    “子皓,除了引见奉孝,公达外,吾还有一喜事要说与子皓听。”曹操缕着胡须,笑道。

    “哦?”张辰好奇道“不知大人所言何事?”

    曹操笑着将桌案上的一封信简递给张辰“果如子皓所料,刘备接受徐州牧的任命后,上表谢恩,并言道吕布兵精将勇,不肯下手,只言缓图之。”

    张辰点点头,一切都像历史上所载一样。

    “大人,刘备虽不肯动手,但吕布必然知晓,内心必生嫌隙,大人可按计再行驱虎吞狼之策。”

    “子皓所言正是,吾即密信袁术,等他出兵伐刘之后,再以天子诏命刘备讨伐袁术。”曹操把张辰之前所献策略有条有理的说出。

    “如此,在下料刘备必失徐州,而吕布可得徐州也。”张辰按历史走向,再给曹操“预测”道。

    曹操疑惑一声,暗思一会,想清了其中的缘由,不由赞道“子皓大才也,思虑甚详,每每先料人一步。”

    “额,主公。”郭嘉之前没有被曹操告知此事,听了半天问道“不知主公与子皓所讲的是何事,何谓驱虎吞狼。”

    嗯,曹操与张辰相视一眼,笑道“奉孝和公达今日才来,故此不知,此乃子皓所献分裂徐州之计也。”曹操说着,将张辰的策略一一详细说与二人听。

    “真乃鬼神之才也,子皓此计,洞察人心。二虎竞食,驱虎吞狼,两计环环相扣,计略之深远,嘉叹服。”听完曹操的话,郭荀二人很快明白张辰此计的精妙之处,不禁连连感叹。

    之前二人见张辰坐上谋士首座,还心存疑惑,毕竟荀彧为曹操效力多年,张辰如此年轻为何坐在首位。二人猜想是因其与天子的关系,现今看来,这个张辰却有大才。

    “难得奉孝也有佩服之人,哈哈。先前张大人所提的屯田制我就听闻,原以为张大人是治政之才,不料谋略也是无双。”荀攸打趣道。

    “公达过奖了,莫再以张大人相称,称我表字便是。”张辰谦虚道,荀攸比他大这么多,一口一个张大人感觉挺别扭的,荀攸则笑着称好。

    “公达又挖苦我了,我与志才一样,虽都不屑世俗礼法,但得遇大才,也是由衷敬佩。”郭嘉轻笑道,想起以前与戏志才在颍川评论天下的日子,而今,却友人已逝。

    “唉,志才助吾平定兖豫,智计过人,奈何天妒英才,吾亦悲痛于心。”曹操听得郭嘉提起戏志才,叹息的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