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进入六月,外蒙的天气转了,杜文成的烦恼却在不断增加——他穷的快要破产了。因为日军的南进,陈老先生的工厂被迫停产,而他最大的进项——军火交易也陷入了停顿状态。

    军火交易本来是最赚钱的行业,可杜文成的交易渠道太少,委员长那里倒是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可是他没钱买。德国人现在也需要这些武器装备,可杜文成运不出去。现在有潜力可挖的只有苏俄和日本,可这两个国家都是他极为厌恶,也懒得和他们打交道。

    可现在军饷都快要发不出来,杜文成就是想装高尚也装不下去了。被逼无奈之下,他让梅岚挑选了一位精明能干的手下,通过唐努乌梁海在苏俄边界联系到了苏军一名军官。

    一九四一年的十一月,莫斯科的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40度,希特勒的军队虽然得到了杜文成提供的一些补给,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德军缺少御寒的衣物。数以千计的德军士兵被冻伤,数以百计的德军士兵被冻死,最要命的是武器失灵,机器停转。

    当气温降到零下52度的时候,赫赫有名的古德里安哭了。他的坦克全都成为了不能活动的炮塔,而苏俄军队的t-34/t-35坦克却咆哮着冲击他的部队。

    12月初,苏俄打响了莫斯科反击战,德军在莫斯科城下退却了。当四二年春天来临时,苏俄军队的人数已经高达550万。这么庞大的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便是有米国的援助以及日渐恢复的国内军火生产,其缺额仍然很大。

    德军虽然在莫斯科城下遭遇了一次难忘的教训,但在广袤的苏俄大地上,希特勒的军队仍然占据着战场上的优势地位,苏俄在四二年春夏两季的反攻,全都遭遇到致命的失败。

    就是这个时候,杜文成和苏俄搭上了关系。j-41a型和j-41b型步枪随便买,机枪、大炮、t-34坦克,喀秋莎火箭炮,苏俄想买的杜文成都想卖,苏俄不想买的就降价卖,只要给钱。

    就这样歹凑齐了半年的军费,日本人又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日军自从中途岛海战失败后,基本上丧失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空中优势,资源本来就匮乏的日本空有着强大的工业基础,却缺少生产武器的原料。

    日军在东南亚掠夺的资源,根本弥补不了太平洋战场上的巨大消耗。恰在此时,日本人得到了杜文成向苏军出售军火的情报。

    “我叫做东乡茂德,很荣幸见过将军。”

    身材肥大的东乡曾经出任过驻德、驻俄大使,是一名职业外交家。现在的身份是东条内阁的外务大臣,素以直言不讳著称。

    杜文成的伤势在基地科学的、系统的调理下已经大为转,但想要自如行动还需要时间。此时坐在轮椅上的杜文成对于东乡茂德的开场白颇有一些兴趣,不由得了他两眼。

    日本人的虚伪表现在他们无处不在的礼节上,动不动的鞠躬会烦到你要死,可这个名叫东乡茂德的日本人却有些与众不同。

    “请坐,东乡先生。你从日本本土专程前来见我,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对我吧?现在,你可以开始了。”

    自从他被米国人算计了一把后,梅岚就不允许他和任何人单独见面,即便是他和晏正德在一起谈话,也至少要有一名他的亲卫在场,今天当然也不例外。

    “杜将军,我不想恭维你的军队,你我都知道那不是他们应得的荣誉。如果将军在缅甸殉职,你的军队在日本帝国面前不堪一击。”东乡的汉语很,无论是语气还是韵律都让人听得很舒服,可是话里的意思却不那么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