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柳戈的舅舅在琪郡当太守。他们弃船改走了旱路。一直折回到渡口村才雇上一辆马车直奔琪州方向。车夫策马一路扬尘而去。

    林三娘见柳戈一表人才又救了自己。再说住在姑姑家毕竟不是长久。跟喜欢的人去哪儿心都有所托付。

    好在琪郡城离此地不远。一日就到了。琪郡的城池规模不大。城墙破旧不堪,城门黑漆却是新涂上去的。

    林三娘身倾一侧任凭着车马颠簸着过了城门。大街非常陌生。街市也没洛阳那般繁华相比之下有些破落。柳戈在街上一家铺子买了几样糕点,让店家包裹好。

    沿街走了一段路,柳戈指向郡府的大门说:“到了。”

    郡府很气派。门前,右侧一个很大的拴马桩两扇朱红的大门敞开。门楼两边,站着七八个拄着长枪的卫兵个个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门上方有一黑漆金字的匾,匾上写着“琪郡府”三个大字。

    林三娘随柳戈下了马车,却不敢进去。

    柳戈上前,告知来意。一个士兵进去禀告,一会儿回来脸上堆着笑说道:“小的不知,太守有请。”

    林三娘虽说是在洛阳却没进过官场之地。进了大门,迎面是宽敞的大堂。士兵拎着糕点领她们从右边的侧门进去。大堂后面,是一个后院先是一道影壁,上面涂画着几只飞禽走兽。

    后院里,一连七八间青砖瓦房。门窗也雕刻着花鸟。

    门庭上,站着一位中年男子。他是当今皇上彤帝的丈人爹琪州太守郑程。头戴冠帽,身穿紫色官袍,腰间系着一条镶着一块白色方玉的带子。人丑官大好不威风。

    柳戈当即下拜道:“大舅,安好。”

    “好着呢。起来吧。前晌午,你舅娘还唠叨,你进京赶考,不来看我们。”

    柳戈起身说:“哪敢。这不,我来看您了。”

    林三娘跟着进了主房。两个眉清目秀的丫头已经在忙着两个茶则倒水沏茶,忙完站在两侧。

    郑程坐下说:“你爹,早就来信说你考官的事儿。可偏偏今年彤帝,不知是听了谁的话。下诏:一律不准通融考官违者斩。皇上这样说了。也罢,你若真想图仕途倒也不难。”

    柳戈知道,他爹为他进京没少花银子。当时青年人大体分两类。一类贪图富贵走察举之路;一类对这一切不削一顾想方设法玩世不恭。但最重要的还是等世袭。

    柳戈起身拜谢说:“侄儿,不想当官了。今儿来,一是看您,二是,在这耽搁几日,等她好些了,我带她回老家。”

    “回哪的家呀……”随着话音,柳氏笑着进屋,对柳戈说着:“你姐姐,下个月,回来。你急什么,一晃,十年没见了。怎么说你要见了面,再走不迟。”

    柳氏所说的姐姐便是当今彤帝的郑妃娘娘,郑妃回家探亲这是天大的事儿。柳戈只得应承下来。

    柳氏说完打量着杜三娘道:“这位姑娘是?”

    “她姓林,叫莞尔。”

    柳戈只报了林三娘的乳名。

    林三娘见柳氏个子不高却处处显得雍容华贵。年青时,一定是一位绝色美人。

    “林姑娘,过来,让我瞧瞧。”林三娘听柳氏叫她,走到近前任柳氏端详。林三娘身穿豆绿色的粗布宽群,人皮肤细白前胸微丰,长着一张鸭蛋脸双目传神分明是一个美人坯子。只是气色欠佳很讨她喜欢。

    柳氏拉着林三娘的手笑着说:“林姑娘,也别忙着走。在我这儿养着。不出几日,定会让你落雁羞花的。”柳氏见了林三娘非常开心,平日里丈夫每天忙于公务,虽说女儿嫁给了当今的皇上无限风光。可女儿嫁去一年有余,也不得见上一面。还有两个儿子也成家立业,大小都是官儿。所以巴不得来人热闹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