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殿之上,皇后一袭凤冠翟衣坐于朝堂之上,下面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虽说皇上驾崩,该由皇后执掌国玺封新帝,可国玺在淑妃手上,而这该坐在大殿之上的人,则是淑妃才是。

    林瑶在淑妃执国玺废太子之时,是恨得咬牙切齿,可文武百官都是知道国玺在淑妃的手里。皇后也不可能带人到淑妃宫里去抢,那就只会更加坐实安景修谋权篡位的罪名而已。到时候别说皇位,怕是连命都难保。

    正在百官不知所措的时候,淑妃着一身孝衣出现在大殿之上。双手端着国玺款款而来,文武百官看见淑妃手中的国玺,齐齐行跪拜之礼。淑妃就那般走到皇后身前,皇后看着淑妃端着国玺而来,脸色越发阴沉,目光似千万把利刃一般,割在淑妃的身上。

    “皇后娘娘为何见国玺不跪?”淑妃也不把林瑶那似利刃的目光放在眼里,直直盯着林瑶问道。

    “你这贱人也配让本宫跪吗?”见淑妃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林瑶有些气急败坏的回道。

    “皇后娘娘当真是大逆不道!我怎敢让娘娘跪我,娘娘若是藐视国玺,何必拿我做说辞呢!”淑妃这话一出,倒让林瑶怒火小了不少,藐视国玺,可是大罪,何况文武百官都在场,若真落得个藐视国玺的罪名可不好。

    于是在淑妃的身前盈盈一跪。看到林瑶跪下,才转身看向跪于大殿之上的文武百官,开口道:“都起来吧!”听到淑妃这话,在场的众人才徐徐起身。

    “皇上察觉连忠阳一党居心不轨,于前些时日,将国玺交付于本宫,却不幸难免于被奸臣所害,如今本宫将这国玺,如皇上遗愿,交付于明王,以慰皇灵。众位大人可有不愿?”淑妃说完看向交头接耳的众人,等着结果。

    旁边的林瑶却大笑一声,道:“谁人不知淑妃和明王的关系,且不论,是否为你们二人串通一气设的阴谋。这国玺可不是一般的东西,皇上怎会交付于你这小小的嫔妃。”

    林瑶这话一出,众大臣议论声更为激烈。这话的意思,无非就是说,国玺这关乎一国的东西,皇上怎会轻易交付于人,而且还是个嫔妃。只怕是安景明和淑妃谋害皇上设计太子,想夺得皇位罢了。

    正在皇后得意之时,一穿着邋遢的人从大门处行至而来。众大臣更是奇怪,心想这人从不理会朝政,今日怎会前来这金銮殿。来人也不理会那些个文武大臣,径直走向龙椅下的御路踏跺坐下,像极了路边的乞丐。

    “不知端亲王所谓何事?”高耀拱手一礼,问着坐在御路踏跺上的人。

    “你说你,连忠阳做少司徒的时候,你是大司徒,连忠阳做相国的时候,你是大司徒。连忠阳都倒了,你还是大司徒,都做了两朝元老了,怎就没点长进呢?”那人指着高耀一顿数落,反倒高耀有些面子挂不住了。

    来人正是皇上的弟弟安辞,这个安辞从小就是毫无可取之处的人。在先皇驾崩后,皇上登基,念其兄弟之情,封号端亲王。封为亲王后,他从未上过朝,也从未踏进过皇宫半步。朝中元老都知道,这个端亲王无非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

    高耀被这个废物王爷这般数落,脸色自然是不会好看到哪里去的。安辞当然也会看脸色,瞬即转变话题,“你们这些个老头子,不是拿不定主意嘛!我给你们把主意带来了。”说完在那脏兮兮的袖子里东掏掏西掏掏的,掏了许久,才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从后腰抽出一本诏书,丢在大殿中间。

    那些大臣被安辞丢出来的这本诏书,弄得是满头雾水,纷纷看向安辞。

    安辞却开口道:“这是你们皇上,在半月于前给我的,叫我好生收着,说是在今日送到金銮殿就好。你们看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呀!”

    其实皇上将诏书交给安辞的时候,安辞确实是不知道是什么的,皇上只是嘱咐他,若淑妃派人来找他,他就带着这诏书入宫,在百官面前交出来即可。可前几天听说太子和连忠阳造反,皇上被杀,太子被废,连忠阳入狱,就不难猜想这诏书里的内容了。

    高耀捡起那诏书,展开看了眼,便送至其他几位大臣面前,一一看过之后,高耀才开口问安辞。“端王爷说这是皇上交于你的,可有何凭证?”

    “我管你什么凭证,反正我答应的事已经做到,信与不信是你们这帮老头子的事。”起身一边拍着后摆的灰尘,一边说道:“走了,我的鸟还没遛呢!”说完就扬长而去。

    ----------------------------------------题外话--------------------------------------

    北荨知道金銮殿用在这里不合适,但是实在没用词了,就借用一下下啦!各位看官不要介意呀!北荨写得有点啰嗦哈!各位先忍耐下下哦!等朝中稳定了,就要开始专攻爱情方面的情节了。继续叩谢看北荨小说的各位看官,叩谢,无限循环的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