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挨打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梦想,刘德华小时候的梦想,也许只是能够愉快的过完这一生,也许是轰轰烈烈的过一生,我们不得而知。有人说,一些人为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挚着一生,为了梦想而不断充实自己;一些人为了生存的知足,而不断降低自己的目标。刘德华属于前者。不很富裕的家庭环境炼就了他坚强的意志,也赋予了他一定的忧患意识,让他日后的深沉状没有做作,没有矫情。尽管他不时皱眉,不时叹息,仍不失一片赤子之心。

八岁那年,刘德华已习惯早起床,帮父母准备冰室的早市,冰室早上六点开门,由父亲主持大局当大厨,母亲、姐姐负责配合,而刘德华则负责清洗和运送自来水的工作。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跑去街头的公共龙头提自来水,他是家中的长子,当然得负起这责任。

每天运八大桶水回冰室,四桶用来洗碗,四桶用来做食用水。

小小年纪居然也力大无穷,从不假借他人。

但是冬天早上漆黑得看不见路。

他在作文里写到:“每天早上披星戴月上路去,虽然辛苦,但很开心。”

女老师在他稿上批注:“错用成语,披星戴月非如此应用。”

刘德华没有争辩。住在象牙塔中的他,永远不会在冬天的清晨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的。

刘德华喜欢“钻石”这个名字。

当他成名后,外国记者曾问:“刘德华,你小时候住在哪里?”“DiamondHill。”咪咪嘴笑。

每次看到洋鬼子眼睛里发出了一道蓝光,象拾到颗钻石。

当年父亲离亲叛众,不辞艰苦地从大埔老远搬至城里来,大概就是深信钻石山遍地钻石,所以选择此地落地生根。

刘德华父亲是个有性格的汉子,思想虽然保守,但行为颇新潮,不甘心一生背着传统的十字架,因此老爱以有意无意间肆意离群,干点惊天动地的事来哗众。

很早以前,他父亲就跑去学洋鬼子烫发,用夹子夹,一个小图接着一个小圈满头都是,差点没把刘德华一家人的嘴巴都笑歪了。

六十年代末期,当大家还在流行听空中的播音时,刘德华的父亲便跑去买了部电视机回家,先是黑白,后来赚黑白不过病,又去买了部十四寸彩电日来。在家设观众席,收一毛钱看三套片,做起街坊生意来。

别小瞧,此间生意倒也红火。刘德华负责在黑板上写“财务报告”:黄大大一毛,李大婶两毛,张伯一毛,黄大大有事早走,退回五分;张伯中途加入小孙女,加收五分。

一手字就从那时候开始练好的。

有个晚上,观众散席后,母亲给了二姐两块钱,嘱她带德华和弟弟去吃宵夜。

那时候两块钱是很值钱的,云吞麦面,才四毛钱一碗,净面则卖二毛。

姐姐拉着刘德华,刘德华又背着弟弟,三人一行。走至聊宜路三叉口,那里有个菜市场,夜里摆了很多小摊,有吃的、玩的,象个闹市。

他们经过一个玩赌钱的地方,姐姐忽然停下脚步,全神贯注望着摊主手上玩的扑克牌。

“你看什么?”华仔问。

她神经兮兮地把嘴巴凑近刘德华耳朵:“我看到那张牌,是一张小丑。”

刘德华不信。

于是他们站在那里等摊主揭牌。

咦?竟是二姐说的小丑”。

刘德华无法置信的看着她。

“你碰巧!”华仔又说。

“好再来一次,”她想了想,“这次开皇后”。

一揭,果然是!

刘德华半信半疑,开始蠢蠢欲动。姐姐又试了一次,全中。

一连三次,不得不信邪。

贪念夹杂好奇,刘德华怂恿二姐拿五毛钱出来赌一赌。

“小丑”,她说--

揭牌是皇帝!

输了!德华和姐姐一起跺脚。

不怕,这趟输了运气,再来。

二姐聚精会神,双手合十想了想。“皇后”,她说。

刘德华又放下一块钱,心想这次一定要连本带利收回才行。看来“赌”是人的天性。

揭,又是皇帝!

刘德华和姐姐面面相觑,呆在一旁。

怎么回事?刚才的法力跑哪去了?

刘德华拿着手上剩下的五毛钱,心如吊桶。而当二姐正在犹豫之时,刘德华已下狠心。

华仔把硬币夹在掌心搓搓,又对着它哈口气。

“这局一定是小丑错不了”!华仔按着自己的胸口。

二姐手紧握,大家屏息以待。

嘿!完蛋!

五毛、一块、五毛。二块钱的宵夜统统输光。

刘德华咬咬唇,叹口气,认命好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头一次对流行曲产生共鸣。

刘德华和姐姐决定回家对父母讲吃了宵夜。

刘德华看看身后一直没出声的弟弟,原来他睡熟了,一定不晓得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刘德华放心了。

回到家还装饱嘴相。

母亲随口问:“吃了什么?”

刘德华随口答:“炒面和稀饭。”

谁也料想不到一直睡得象头猪的弟弟偏在这时醒了。他张口就说:“我肚子很饿。”

这时一家八口都瞪大了眼睛。

德华看见姐姐眼泪也掉了下来。

不是说吃了炒面稀饭的吗?”父亲问。

“没吃过。”弟弟又说。

父亲转过头来,刚好看见刘德华瞪着弟弟。

“你们搞什么鬼?钱花到哪里去了?!”他厉声问。

刘德华哑口无言。

终于由姐姐和盘托出。

无需押后再审,“赌博”罪名即时成立。

死罪一条,逃不了!打!

父亲怒得青筋尽现,跑去拍起架帆布床角用的木棍,二话不说当头就狠打。

刘德华实在受不了十数根,事后才发现打得肥肿难分。二姐也好不到哪去,一样受罚,给父亲用拖把打得呼呼叫。

这是父亲第一次打刘德华。

刘德华父亲只打过刘德华两次。

另一次是在念高一那年。

学校期终考英文科那天,一位同学走过来挑逗:“刘德华,你胆子大吗?”

“胆大包天!”刘德华拍拍胸膛。

“你敢不敢在礼堂考试时带骰子进去掷骰子答题目?”

“这有什么不敢!”刘德华扬一扬眉。

“好,这样决定,别让我看到你临阵退缩!”

“好,一言为定!”刘德华跟他击掌。

刘德华把他给的骰子带进试场。

挪到一点就填A,不消半刻钟就把五十条的选择题做好。刘德华是第一个把试卷交出的学生,离开礼堂前,刘德华还回头做了一个鬼脸。

可是这次逞强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大。

成绩单下来,一看,天!英文只得八分。

这算是分数吗?刘德华羞得不敢抬起头来。

英文课的老师也接着叫刘德华去训活:“刘德华你知道自己就读的是英文中学吗?英文科不及格是不准升班的。”

意即这个学期他要留级。

刘德华想告诉她,我真的不知道这规矩,我要知道了也不会选英文科来逞强,挑别科好了,绝不会跟自己作对。

刘德华硬着头皮回家,一路上感到身上的细胞不断死亡。

一双脚刚踏进门,母亲就问:“华仔,你这学期考了第几名?”他禁若寒蝉。

父亲留意他一反常态,心中已有了底。

刘德华把成绩单拿过去给父亲看。

“怒发冲冠”就是父亲当天的样子。

他一记耳光打来。“啪”的一声,清脆利落,掌风凌厉。

刘德华痛得金星乱冒,半边脸迅速的滚烫起来。

空气突然凝住,直到刘德华“哇”地哭出来。

屋里同时有七双眼睛看着刘德华,或愤怒,或怜悯,或同情,或惊恐,或……

他完全没有借口原谅自己。

刘德华很知道自己不应该这么任性和顽皮。

可是父亲的一巴掌令刘德华很难受,刘德华觉得受了侮辱。他说:“我宁愿再受棒打,也不愿挂着一记不留情的耳光。”所以越发哭得厉害。

父亲罚他跪。吃晚饭的时候,更把他捧出门外去站,一直站到凌晨二点。

刘德华向父亲认错,跟父亲保证下一个学期会发愤图强念好英文。

当然这也是刘德华挽回面子的时候。

四、追逐

从校状元“沦落”为留班生,刘德华在弟妹面前的“地位”真如急坠的升降机般,跌至最低谷。

也许是刘德华的敏感,但有时他弟弟的一句:“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却叫刘德华觉得十分刺耳,为之气短。换作从前,刘德华会振振有调反驳一番,但此时的刘德华只有“咕”一声把气吞进肚里去。姐姐的话他也要听,弟妹的话他也要听,反正在家里他简直是个没有立足之地的人。

幸好这口气终于在刘德华英文考到九十七分时给痛快的吐出来了,在家中也终于扬眉吐气又开始活跃于校园。

有追逐的地方就有刘德华。

刘德华永远是最容易缉拿归案的顽皮学生。

老师只要往操场上叫一声“刘德华!”操场上就立刻有“刘德华”这个人跑出来自首。

百试百灵。

每位少年都有一个“圈子”,这圈子是由几位相好的伙伴组成,刘德华这位活跃分子当然有属于自己的圈子。

德华、余佬、小权、肥胡、朱强、阿佛、李景生绰号“可立七侠”。观其名,便知是好打抱不平,除强扶弱之辈。

黄大仙警署派了一队少年警讯的男生到学校教他们空手道。开始大家非常兴高采烈,纷纷报名参加,几节课下来,渐断发现对方空有来头,实际功夫欠缺,免不了扫兴。

这也算了,总不能要求每个都象“可立七侠”这般精英云集。

两队人一直相安无事,和平如初。

直到后来发现这班元用家伙借教功夫之名来亲近学校的女生,挂羊头卖狗肉,且自命不凡,其中殃及李景生的小女友。

士可杀,不可辱。

这口气可吞不得,血气方刚,打了再说道理。

刘德华以“可立七侠”的名义向“少年警讯”立下挑战书。乙谋被派作“少年警讯”代表,站出来讨价还价:

“你们这班小瘪三,黄大仙警署的人你们也敢打?”

“少说废话,形式单对单,地方任你们挑!”

乙谋想了想,狡猾笑道:

“那就在黄大仙警署里打!”

刘德华听了,装出“皮笑肉不笑”的表情说:

“要去黄大仙警号卫打,还不如报警好了,嘿!”

最后,议定去附近的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里决斗。

战果,七比零。“可立七侠”以绝倒压倒优势取胜。

“骄傲”都写在每张年轻的脸上。

太年少的刘德华尚不知,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正向他走来。一段小小的梦想开始在他的人生旅途上演出。

刘德华注定将追逐一辈子,为了梦。

五、有一个传说

有一个传说穿越时空。

有一个传说至死不渝。

有一个传说因为你而生动。

有一个传说因为挚着而感动。

有一个传说……

在刘德华的生命中注定要出现她,她是那样的醒目,那样的清纯。

每天都有一班女生在操场上练排球,她就是其中一个。

刘德华第一次留意她是因为她一身蜜桃色皮肤,白色T恤和白色的短裤,还有那双修长的腿,一切与他梦中女孩相吻合。禁不住问身边的余佬:“她是谁?”

余佬东张西望:“哪个她?”

刘德华指操场上:“那个长头发穿白色汗衣的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