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穆文杰正要开始让他们开始的时候,手机响了起来,拿出一看,是经纪人的电话。

  电话接通,穆文杰对着电话说道:“那个稿子一会再说,现在有事,等我半个小时。”

  挂断电话,穆文杰继续选鼓手,王明伟又慌了,怎么一会不见又要搞事情……

  穆文杰让七个人分两个一组,两人一人一段solo,一人两分钟,然后征求一下队友的意见就可以定下来了。

  衡量一个鼓手的水平,标准无非也就是time/feel/律动/感觉,同样一个动次打次,不同的人打的效果还真不一样。

  如果一个鼓手拍子稳,分拍准确,分能分得匀,合能合的牢,打出来的律动就会比较紧,会比较好听。

  反之如果一个鼓手加个花拍子就走远了,或者底鼓想踩个切分没踩准点,或者底鼓和踩镲本应在一起却一前一后错开了,就是属于“加工误差”过大,如果听者对节奏敏感,耳朵的“测量精度”高的话就会觉得难受。

  在此基础上,看他对于各个部分的音色音量的把握,踩镲能否打出轻重和音色的变化,军鼓底鼓的重音是否能够做到音量音色统一。

  反之有些鼓手能够有能力在动次打次里加东西,而且还能做到稳,但是打的复杂了以后,这个小节的“动”和“打”和上一个小节音色音量不一样(并非有意为之),这就有些瑕疵。

  这些都是比较客观明显的技术领域标准,在往上就进入到比较主观的“律动/感觉”领域,毕竟如果我们只追求稳,准,音量统一这些技术标准的话,鼓手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直接去听鼓机好了,但是鼓机听起来没有“人味”,也就是感觉。

  这部分很主观,鼓手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有些人打完四小节一定要给自己加个花,克制不住的表现强迫症,安耐不住动次打次的无聊重复……

  穆文杰的耳朵很敏感,能够很快的挑出技术出色的,不过筛选并不需要这么苛刻,只要达到优秀就好了,重要的是天赋好,合眼缘,技术不行是可以练的。

  正常人看鼓手表演,只会拍手叫好,听不出优秀鼓手和世界级鼓手的区别,穆文杰却能轻易听出来,因为他的耳朵灵敏度接近电子测量设备这种变态级别了。

  七个鼓手排队表演,两人一组十几分钟的时间就耍完了。

  穆文杰没有发现特别出色的,只能说有一定的水准,离大师还差的远,这就有点难办了。

  “鼓手你们来选吧,除去第2个和第6个第7个,剩下4个都可以。”穆文杰低声对身边几人说道。

  项月儿不敢发表看法,焦点留给童彤和杨乐呆。

  “你自己要组乐队的,你自己选!!”童彤低声对穆文杰说道。

  穆文杰转头看向项月儿和杨乐呆,“那你们两说!”

  杨乐呆也有些不好意思,挠挠头不知道选谁,把目光看向项月儿,说道:“你来选吧,哪个顺眼选哪个。”

  项月儿都慌了,这种得罪人的事一来就叫我干……弱弱说道:“我选那个短头发的女的……”

  那个短发女孩名字叫--华佳佳,和项月儿一起进公司的,接触半个多月,私下关系不错,项月儿推荐完心虚的看着几人。

  穆文杰抬眼看了一下,一个假小子的女孩,脸蛋有些婴儿肥,头发跟男生的一样短,要不是胸前隆起一点,还认不出是个女的……

  “你们怎么看?”穆文杰看向杨乐呆和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