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阿德里安·布劳迪端着杯星巴克,在阳关灿烂的某天来到了佛罗里达的海边。

    他在进入私人海滩之前,把手里的咖啡一饮而尽,用吸管把最后一点奶油都吸得干干净净,才把杯子扔进垃圾桶。

    近一个月的鸡胸肉让他格外珍惜这杯270大卡的焦糖拿铁加奶油。

    为了这次试镜他已经减重15磅了,希望可以博得那位导演的芳心。

    即使得到了索德伯格的推荐,他也不敢对这次试镜有任何的轻视。

    毕竟坊间传闻,在奥斯卡出尽风头的《美丽心灵》,原定男主是罗素·克劳,只不过导演觉得不合适最终还是换了人,既然拿过奥斯卡小金人的罗素·克劳都没有入得那位导演的眼,阿德里安当然不敢轻举妄动。

    徒步靠近别墅,路边林荫茂密,让这个低纬度的湿热海边多了几分凉爽。

    他站在门口的台阶上,先是深吸了一口气,才按下门铃。

    很快一个穿着便装的棕发女性就打开了门,气质不像帮佣,看年龄也不是他试镜的导演,阿德里安心里疑惑,面上却丝毫不显。

    “布劳迪先生您好,我是米歇尔,安妮等你很久了。”

    阿德里安礼貌地和她握了握手,随着她走了进去。

    别墅外面看起来很简单,里面也不奢华,客厅很空,中心放着宽大的米色沙发,四周都是落地窗,阳光随着飘荡的窗帘在风里飞舞。

    茶几上放着四个白色茶杯,阿德里安在踏进客厅的一瞬间就确定了靠在沙发上的人就是这次试镜的主考官。

    她看起来很年轻,散着金发,穿着松松的裙子,长长的蓝色裙摆铺洒在沙发上,像极了搁浅的美人鱼尾巴。

    几次缺席奥斯卡,连续三年颁奖季话题度爆炸,可处在舆论风暴中心的人,却慵懒地吹着海风喝着茶,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

    阿德里安突然想起了八卦杂志的调侃。

    “好莱坞的明星们,无论男女,大概都希望威尔逊导演是个热衷潜规则的人,爬上她的床不仅能和一位金发美人拥有一段难忘的一夜情,也许顺带还能收获个小金人,实在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的确,这位导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比gay更懂男人的镜头,休·杰克曼从《奥克拉荷马》开始走向大众情人,《x战警》后更是拥有了全球知名度,跻身两千万俱乐部,托比·马奎尔凭借《苹果酒屋原则》被哥伦比亚相中,今年他的大制作《蜘蛛侠》就要上映。

    更别提《浓情巧克力》里的约翰尼·德普和《珍珠港》里的乔什·哈奈特和本·阿弗莱克,收获粉丝和知名度的同时,甚至还都刷了几个全球性的重量级电影奖项。

    《美丽心灵》的男主演比较特殊点,听说mit经济学院办公楼经常围堵着慕名而来的女粉丝。

    更关键的是,导演的每本电影的票房都非常优秀,哪怕是文艺片。

    票房号召力大概是每个明星都没有办法拒绝的东西。

    在好莱坞得知这位导演要着手拍摄新电影时,所有人都开始蠢蠢欲动。

    阿德里安无法否认自己的心动。

    电影改编自犹太钢琴师西皮尔曼的自传,阿德里安特地看了好几遍的书,甚至开始减肥,每天练习四个小时的钢琴。

    准备了一个月后,才敢让索德伯格导演牵线,预约了这次试镜。

    阿德里安和导演握了握手,在茶几两侧的沙发上落座。

    “索德伯格导演让我问候一下你,”阿德里安笑着说,“他似乎还是有些担心你。”

    “我最近已经好转很多了,替我谢谢他。”

    阿德里安曾经和索德伯格合作过电影,两个人借着索德伯格的名头寒暄了几句,迅速拉近关系,缓和了第一次见面的陌生感。

    这位威尔逊导演看起来笑容温和,说话轻声细语,不像是坏脾气的人,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传闻在片场这位是个吹毛求疵的暴君?

    “这是《钢琴师》剧本里的一个章节,”很快进入了正题,安妮塔把准备好的一页纸递给他,“你可以有充足的准备时间,等会儿即兴发挥就可以。”

    纸张上非常简单的几行字,简要交代了故事背景。

    遭受纳粹轰炸后的华沙,电台里响起的音乐,一个穷困潦倒的天才钢琴师。

    卑微的生命在战争冰冷的舞台上独自踯躅。

    阿德里安从回忆里精准地翻出自传里对应的情节。

    他大概思索了几分钟,就起身走到了角落里,那里有一架准备好的钢琴。

    他打开琴盖,抚摸着琴键,努力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在战火纷飞里的年轻钢琴家。

    然后用力按下了第一个音符。

    安妮塔端着杯子的手微微一顿。

    是《肖邦的夜曲》。

    这位阿德里安·布劳迪先生显然是做足了功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