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七月二十二那日是三公主的生辰,她这个人一向讲究排场,又在宫中受宠,所以这一日,自然有不少人上赶着帮她庆贺。

  往年这天洛蘅也会备礼前去,然后找个不起眼的角落呆着,也算是全了礼数。

  可是今年的这一天,她恰好染了风寒,自然是不好前去的,于是就备了礼让人送去,当然也是说明了缘由的。

  之后洛蘅也就当这件事过去了,并未放在心上。

  谁料几天后的一个午后,三公主的近身女官柳姑姑突然前来,说三公主有请,让她务必前去。

  三公主相邀,还亲自派了身边的女官过来,洛蘅自然不好拒绝。只能跟着柳姑姑前去了。谁知却是被柳姑姑带到了御花园的一处水榭里。

  那位柳姑姑进了水榭,就请洛蘅坐下,只说公主一会就来,让她在此处耐心等候。然后就肃容站在一旁,再没旁的话了。

  到了这一步,洛蘅心中自然是明白了这是三公主为了生辰那日的事情而使的下马威。

  若是洛蘅执意要走,不愿等下去,这位柳姑姑自然是拦不得她。

  只是这样一来,三公主就更有理由发作了。她这样的人,心胸狭隘不说,还贯会胡搅蛮缠。驳了这一次,还会有更过分的下一次。也罢,洛蘅是真的懒得跟那样的人歪缠下去了。

  此处水榭恰好临着镜心湖,这是御花园里最大的湖之一。湖面十分开阔。

  夏日在此处纳凉最好。可是此时已经是夏末入秋的时候了。这日刚好又是个阴天,秋风乍起。

  水榭正好迎着从湖面吹来的冷风。

  洛蘅被迫在此处等了三公主一下午。回去后,本就风寒初愈的身子,还未入夜就高烧起来了。

  如此自然就惊动了太妃。太妃也来不及问缘由,只让人去请张院使。这位张院使医术高明,这几年洛蘅的身子多亏了有他诊治调养,才康健了不少。

  可最后来的却是张院使的徒弟王太医,只说先时三公主身子不适,让人召了师父前去,这会还在为公主诊治。

  这位王太医年纪尚轻,医术自然比不得张院使。可是这会人都来了,太妃只得先让他试试。

  洛蘅这次的病情来势汹汹,一剂汤药下去,却并未有半分减缓。

  最后连王太医脑门都急出了汗。张院使一直未归,太妃只得又召了其他几位太医过来。可一碗碗汤药灌下去,却始终退不了热。等到张院使过来的时候,洛蘅已经高烧的开始说胡话了。

  而此时的洛蘅已经真正地清醒过来了,再回想起这段往事,却不知该说这场大病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了。

  ***********

  一转眼就是八月初十了,离中秋宫宴也没几天了,宫里越发地热闹起来。

  对比永寿宫,就显得冷清多了。

  往日里,太妃就不怎么上心这些节不节的日子。如今,洛蘅身子尚未大愈,太妃就更没心思放在过节上了。只把一应事务都交待给钟嬷嬷,让她安排着宫人去张罗。

  可是这宫里的两位主子都心情不大好,宫人们谁还敢欢欢喜喜地准备过节呢?

  洛蘅已经浑浑噩噩地过了好些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