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姜苗已经在家躺几天了, 这几天她的名声那算是臭大街了。

    从棉花厂到筒子楼,姜家的三闺女成了最近的热门话题,从和人家孟主任处对象, 到进入工会,再到现在的为了返城抛夫弃子。

    姜家人看着她就一个劲的叹气,可姜苗却不把这些放在心上,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整天歪在床上看小人书,有的时候还看的乐不可支。

    孙英子和姜向军还以为她被赶出工会,名声又这么难听,神经出现问题了哪,姜向军甚至还特别别扭的来姜苗屋里安慰了她几句, 让她最近不要出门, 不要在意别人说啥。

    孙英子怕她遭了这次事,以后不肯再去上班, 也说了许多宽慰的话,甚至发动自己的同事朋友啥的, 想给小姑子再找份工作。

    ……

    此时的棉花厂。

    吴厂长和王主席看着面前的赵干事, 都异口同声的说道,

    “你们把人给赶走了?”

    时间回到几分钟前,

    赵干事见都这么两天了, 老李还没有来上班的意思,她有些急了,想让工会里的人去把老李给喊回来上班。

    她正准备叫人去哪, 只见吴厂长和多日不露面的王主席带着一帮人急匆匆的赶来, 一进门, 就问她新来的那个女同志, 会三门外语的那个,赵干事不知道为啥王主席和吴厂长要找坏名声的小姜,正在她摸不到头脑的时候,旁边的杨丽忙着邀功,抢先答道,

    “王主席,吴厂长,你们放心,我们已经把那个人给赶走了。”

    这两天姜苗的名声在棉花厂臭的不行,杨丽还以为王主席他们过来,是想让她们赶快把那个名声很臭的姜苗给处理掉,省的她给棉花厂抹黑。

    没想到王主席和吴厂长一听她这话顿时愣住了,然后就发生了刚刚开头的那一幕。

    其实刚刚王主席和吴厂长带着一帮人进来问赵干事那个会三门外语的小姜,她就察觉出不对劲来了,一个坏名声的临时工,并且人还在工会,怎么可能劳动厂长的大驾过来啊。

    杨丽也不傻,见王主席和吴厂长脸上神色不对劲,还有那说话的语气,她察觉到,把姜苗赶走可能坏菜了,她看了一眼旁边的赵干事,连忙推卸责任,

    “那个小姜是赵干事赶走的,我当时还劝她来着,可她不听。”

    “你啥时候劝我了?”

    赵干事瞪着杨丽这根墙头草,把杨丽瞪的心虚的不行,身子一个劲的往后躲,

    “我咋没劝啊,我当时就说你把小姜和老李赶走,咱厂子里的翻译咋整,可你不听我的。”

    赵干事见杨丽扭曲事实,当时她明明说的是把老李赶走,厂子里的翻译咋整,压根就没说那个小姜,她现在没空和她掰扯,因为王主席和吴厂长的脸色已经非常难看了,她要赶紧说清楚这事才行。

    “王主席,吴厂长,当时是孟主任让我把人赶走的,当时也是为了厂子的名声着想啊。

    你们不知道,这两天厂子里到处都是那个小姜的风言风语,她那个人人品有问题,为了返城,不仅和她那个乡下丈夫离了婚,甚至还把亲生的孩子也丢弃在哪了,这样的人,留在咱厂里,那不是给咱厂子抹黑吗?”

    “她在乡下这事,你是听谁说的?”

    王主席眉头紧锁,问赵干事。

    “是孟主任啊,孟主任说是他给那个小姜下乡插队的地方打了电报了解了情况,对了,孟主任还说,那个小姜一直去他家纠缠他,让他给她转正啥的,我寻思着,这样的人咱厂子里不能留。”

    吴厂长瞅着赵干事,面色不虞,

    “这么说,孟主任说啥就是啥,你没有调查就把人给赶走了?我问你,你问那个女同志了吗?女同志承认这些事吗?”

    赵干事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子,

    “吴厂长,这样的事她咋会承认,再说了,孟主任都做过调查了……我就没做,她就一个临时工。”

    “好啊,好啊……”

    吴厂长被气笑了,他看着一旁的王主席,

    “老王啊,这就是你们工会的同志啊,不和人家女同志对质对质,也不调查,就听那个孟主任说的话,就把人给赶走了。”

    吴厂长的话把王主席给臊的不行,可吴厂长还没说够,他瞅着这个赵干事,大声质问她。

    “临时工咋了?临时工和正式工一样,都是咱的同志,你咋这样看不起人家临时工,临时工就不是工人了?就是你想赶走就赶走的了?”

    赵干事脸色一白,还想为自己辩解,

    “厂长……我没有看不起临时工,孟主任都是咱厂子里的老同志了,又是主任,他应该不会说话诬陷那个小姜的……”

    王主席听她这样说,心里对这个赵干事很失望,是不是上了年纪,人办事都这样糊里糊涂了?人家孟主任是厂子里的老同志,又是主任,就不会说谎了他说的话就全可信?

    这个赵干事为啥不去调查调查,就听信孟主任的一番话把人给赶走,那可是人才啊……他还记得那天他明明说过,把那个小姜同志留在工会发光发热,难道这个赵干事听不懂人话吗?

    原本他还想找这个小姜同志好好交流交流,可最近他家里出了事,给耽误了,没想到这一来工会,这个赵干事竟然把人给他赶走了?

    “我告诉你,你怎么把那个女同志给我赶走的,就怎么给我请回来,顺便把那个孟长林给叫上,你们俩人给我想法子去把她给我请回来,请不回来的话,你们也就不用再回来了。”

    吴厂长撂下话,带着浑身怒气走了,他可是听老王说了,那个女同志会三门外语哪,这样的人才翻遍林城也找不出第二个来,没想到竟被工会的人给赶走了,这像话吗?

    要知道这样的人才放到其他厂子都是被供起来的存在,没想到一块金疙瘩落到了他们棉花厂,可他们棉花厂里的人不仅得罪了金疙瘩,还不识货的把金疙瘩扔出了棉花厂。

    ……

    “赵干事,你到底是咋回事啊,是不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脑子也不灵光了?”

    王主席不满的看着赵干事,这个赵干事之前是工人,他见她能力不错,就把人给调进了工会,在工会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平时也没出啥岔子,人也稳重,可咋会干出这样的事啊?

    “主席,我……”

    赵干事想说什么,但王主席压根就不想听,直接走掉了。

    其实赵干事才五十多岁,一直都是工会里的老大姐,谁都肯卖给她一个面子,这还是她第一次当着工会众人的面,被王主席和吴厂长这样一点脸面都不留的批评。

    工会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一个个的都互相递着眼色,等赵干事一离开,这才仿佛炸了锅的粥似的,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尤其是和姜苗关系好的刘长芳。

    “当初赵干事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姜苗给赶走,这下子好了吧……”

    “也不知道这赵干事是咋了,那个小姜人不像外面说的那样啊,我瞧着她挺好的。”

    “我估计这个赵干事是到了一定年纪了,她好像都快五十了吧,一般这个年纪的人做事都有些糊涂了……”

    “你们说,厂长他们找小姜啥事啊?”

    “小江,你不是在和厂长他小舅子处对象吗,你快说说。”

    “好像是咱厂里来了个德国工程师的事……”

    ……

    大伙都七言八语的议论着,直到脸色难看的赵干事和孟长林过来了,她们都很有默契的闭上了嘴巴,瞅着这俩人走到刘长芳跟前。

    “小刘,平时就数你和那个小姜走的近,你去她家把她给我喊回来。”

    赵干事拿着架子拿习惯了,一点都没有求人的姿态,她就像平时吩咐刘长芳去干活似的。

    “我可不去,谁把人赶走的,谁就去叫。”

    凭啥她赵干事赶走的人,让她去请啊,虽然说她也很希望姜苗能回到工会,但她是不会去喊的,她又不傻。

    “你……”

    赵干事拿小刘没法子,又不能当着众人的面求她,她只能转头找上了坐在门口的张大姐。

    “张大姐,要不你去把小姜喊回来吧。”

    “我可不去,我手上的活还没忙完哪。”

    周大姐才不会去当出气筒哪,人是她赵干事赶走的,凭啥让她去赔笑脸说好话。

    “要是老李在就好了,他和小姜关系最熟,他去劝说不定小姜还听点,可惜啊,老李也被你给赶走了……”

    听着张大姐说的风凉话,赵干事脸色更黑了,她和孟长林来到外面,俩人合计着去车间找姜苗的爸妈,也就是吴淑兰和姜建国。

    ……

    这两天,姜父姜母日子不好过,他们出门都抬不起头来,身后都是闲言碎语,尤其是吴淑兰,以前她在筒子楼里炫耀闺女有多得意,现在就有多失意。

    两口子每次都是瞅楼道里没人后,才急匆匆的踩着点往棉花厂赶,就怕路上遇到熟人。

    到了棉花厂耳朵根子也不清闲,棉花厂里的人都在说她闺女的事,那些人看她的目光让吴淑兰和姜建国越发的沉默了,俩人就仿佛霜打了的茄子,低着头也不吭声,一点都没有往日健谈的样子。

    当初吴淑兰得知自己闺女进了工会,可没少在车间嘚瑟,惹的车间的人羡慕的不少,如今见她闺女被赶出工会了,有那平时和吴淑兰不对付的人,此时在一旁看笑话不嫌过瘾,还专门凑到吴淑兰身边,

    “老吴啊,你说你那个闺女咋这么狠的心啊,自己生的娃就那样丢在乡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