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天去工会上班, 姜苗特意在供销社买了一个新的搪瓷缸,口袋里还揣着一纸包茶叶,斜跨的书包里, 还放着两本准备用来消遣时间的外国。

    她今天还专门比往日起的更早一点,来到工会一看, 原来人家张玉兰已经比她先到了。

    姜苗前脚刚到工会, 后脚赵干事就拿着包进来了,带着俩人往里走。

    “小张啊,你以后就和齐干事坐那张桌子, 你先干着小王的工作。”

    说完,就带着姜苗来到了一间屋子里。

    “小姜, 你坐那, 你以后和老李一样负责咱厂里的翻译工作, 待会老李过来了,我介绍给你们认识认识。

    你在工会遇到啥困难, 都来找赵大姐我,我一定给你解决。”

    赵大姐热络的对姜苗说, 她们厂子里的机器是从德国进口的, 每次请来的指导人员都是外国人, 林城这一片,懂英语的不多, 每次她们棉花厂都是朝其他厂子借翻译的人。

    这下可好了,她们厂子里来了个不仅会英语,还会德语,法语的人才。

    等赵大姐走后, 姜苗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屋里唯一的那张长桌子上, 桌子最侧面摞着一堆文件, 还有一本翻得都已经起毛边的旧英语词典,旁边放着一个有茶叶残渣的搪瓷缸,搪瓷缸已经掉漆了,露出了里面的黑色,里侧是一张椅子,那应该是老李坐的。

    屋里唯一的一扇窗户就是在老李的椅子后面,屋里除了桌子椅子外,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存放资料的柜子。

    她拿过地上的暖水瓶,出门打水去了。

    “同志,这打水的地方在哪里啊?”

    “你就是昨天那个会好几门外语的小姜同志吧,走,我带你去。”

    一个和姜苗年龄差不多大的女同志热情的在前面领路,她上身穿着红色的的确良做的褂子,下面是裁剪刚好的灰色亚麻裤子,脚上瞪着一双黑布鞋,打扮的很朴素。

    身段苗条,长的很清秀,嘴边有一颗黑痣,眼睛不大也不小,是那种圆溜溜的。

    “你以后可以叫我刘长芳,我比你早来两个月,负责工会的宣传……我也是临时工。”

    刘长芳凑近姜苗,俏皮的眨了下眼,让姜苗有一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心里对这个刘长芳亲近了不少。

    “好啊,长芳,你坐在哪啊,中午一起去食堂吃饭啊。”

    “行,我坐在里面那张位置,中午我去找你。”

    姜苗提着热水壶回来了,后面跟了个尾巴刘长芳。

    “小姜,和你一个屋的老李,你可要小心着点,他那个人……”

    “咳……”

    刘长芳正说着老李的坏话哪,不小心被来上班的正主给听了个正着,姜苗抬头朝门口看去,只见老李是个三四十岁,秃顶的大叔,胳膊下面夹着一个包,身上穿着一件短袖汗衫,脚上是有破洞的布鞋,容长脸,八字眉,一双转的贼快的小眼睛,显得整个人气质有点说不出的猥琐和不靠谱。

    “小刘啊,你个丫头片子,嘴巴怎么那么碎……我这个人咋了?还让她小心着点我……”

    老李拉着张脸子,走到一脸心虚的刘长芳身边瞪了她一眼,然后把自己夹着的包一下子摔在了桌子上,吓得刘长芳立马窜了出去。

    摊在椅子上的老李端起桌子上昨个的隔夜茶水就往嘴里送,喝了两口愣是吃了一口的茶叶渣子,他弯下腰,呸呸的朝地上吐,再抬起头的时候,就见自己扔在桌子上的搪瓷缸正往外冒着热气,他伸着脖子瞅了瞅,只见搪瓷缸里被人添了水,还放了茶叶。

    他抬起头,撩开眼皮子瞅了一眼站在桌子对面提着暖水瓶的姜苗。呲了呲牙花子,问,

    “新来的?叫什么啊?”

    “老李同志你好,我叫姜苗,你以后可以叫我小姜。”

    姜苗把暖水瓶放在地上,扯过一旁的椅子坐在了老李的斜对面。

    “小姜?说说你都会点啥啊?人勤快不?”

    “我会点英语,德语,法语,我人可勤快了,老李同志你放心。”

    姜苗信誓旦旦的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

    “勤快就行,我这人可是最烦那些懒蛋的。”

    老李说着,把桌子上的一沓资料扔给了姜苗。

    “来,你把这个给翻译了。”

    姜苗初来乍到,只能老老实实的给翻译了。

    老李看着手上姜苗给翻译好的内容,瞠目咋舌的,

    “这才一会儿,你就给全翻译好了?你不会是胡编的吧?”

    老李有点不相信,他要花一个多星期才能翻译好的东西,面前这个新来的小姑娘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给全翻译好了。

    老李把资料放在一旁,拿过桌子里面那本被他都快翻烂的旧词典,对着姜苗翻译好的内容,一点一点的对比了起来。

    被老李质疑,姜苗也不慌,只见她拿过一旁的搪瓷缸,吹了吹上面的茶沫,喝了一口热茶,然后从桌子上拿过今天的报纸,身子往后面的椅子上倒,哗啦一声展开手里的报纸看了起来。

    她这副做派,就像是那种快退休在单位摸鱼的老油条,不是来工作的,是来养老的。

    把戴着眼镜正翻字典的老油子老李看的一愣一愣的,现在的同志都这样子吗?

    过了好大一会儿,老李摘掉了眼镜,目光复杂地看着对面上班时间当着他的面正大光明看的小姜同志。

    他刚刚抽查了一下,没想到她不是胡编,而是翻译的比他的还要好哪,他有些震惊的很不是味,原本以为她刚刚说自己会英语,法语,德语,是在吹牛,可能只是会几个英语单词而已,没想到她不是吹牛啊,至少在英语上没吹牛。

    他对她态度立马变得不一样了,架子也不端着了。

    “小姜,你看你速度这么快,把这些也都给翻译了吧,这都是厂子急着要的。”

    老李说着,把桌子上那厚厚的一摞都放到了姜苗手边。

    姜苗瞥了一眼,把这摞东西一分为二,其中一半给老李推了回去。

    “你这是干啥?你能者多劳,多干点,这可是对你的一种锻炼啊,更何况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翻起来,老眼昏花的,你应该尊老。”

    老李见姜苗是个小姑娘,好忽悠,就把姜苗推过来的资料又给她推了回去,不料他刚推到一半,就被姜苗用手按住了。

    姜苗冲他摇了摇头,老李见她不好忽悠,有些恼羞成怒了,

    “你说你这个女同志,咋这个样子,多干点活,那是多光荣的事啊。”

    姜苗懒得搭理这个老李同志,自顾自的看着手里的。

    老李没法子,只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把那摞资料摔在桌子上,抓耳挠腮的翻译了起来。

    中间姜苗偷偷抬眼朝对面的老李看了一眼,只见对方并没有老老实实的在搞翻译,此时不知道从哪弄来的墨水,在报纸上自娱自乐的写起了毛笔字。

    老李见这个小姜同志正在偷看他,他冷哼一声,调转了下身子,幼稚的挡住了姜苗的目光。

    尴尬的姜苗只好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老李写着写着,嘴里还哼着小曲儿,看起来上班摸鱼心情就是好啊。

    没一会儿,摸鱼二人组一到该吃饭的点,拿起饭盒的速度谁也不比谁慢,出门还要分出个第一来。

    姜苗坐的位置离门口比老李距离门口近,她拿着饭盒比老李早一步出去,老李对她越发的不满起来,走的她跟前,还瞪了她一眼。

    姜苗无语了,这人咋就跟小孩似的。

    “小姜,走。”

    刘长芳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举起手里的铁皮饭盒冲姜苗示意,姜苗连忙走了过去。

    “哎呦……”

    拿着饭盒的杨丽瞅着面前这个刚刚撞了她的新面孔,见对方长的这样漂亮,脸子顿时拉了下来。

    “你新来的吧,咋走路不长眼啊?”

    “是你先撞的我。”

    姜苗刚来工会,不想惹事,好声好气的和对方解释,对方的声音让她感觉很熟悉,像是在哪里听过似的,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杨干事,我刚刚都看见了,明明是你急着去食堂,先撞了人家,你应该向人家道歉。”

    杨丽见刘长芳站出来维护这个新来的,脸色有些难看,但顾忌这个刘长芳后面有人,就没再追究,冷冷的哼一声就走了。

    “你别放在心上,凡是咱厂里长的比她好看的女同志,那个杨丽她都这个样子,像是怕人家和她抢小孟主任似的。”

    刘长芳宽慰着姜苗,脸上是对刚刚杨丽的不屑,

    “缠了人家小孟主任都快一年多了,可人家小孟主任压根就不搭理她,她还整天上赶着。”

    杨丽,杨干事?

    姜苗说她的声音怎么那么熟悉,原来上次坐在她们桌子上的那个女同志就是她,当时张彩英师傅还特别交代过她,说这个杨丽杨干事喜欢人家孟主任,让她小心着点。

    她姓杨?那她之前那个相亲对象杨大山,她好像听吴淑兰说杨大山有个姐姐在棉花厂工会当干事,不会就是刚刚这个杨丽吧?

    姜苗和刘长芳在食堂赶上了最后一点的香辣鸡肝和鸡杂,俩人端着饭盒,找到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中午的主食有米饭和玉米面窝窝头,她们俩人吃的都是玉米面窝窝头,刚坐下刘长芳就凑近了姜苗,压低声音问起了她今天走之后的事情,

    “那个老李没有没有给你甩脸子,刁难你吧?”

    “没有,对了,你那会是想和我说啥来着?”

    姜苗啃了一口窝窝头,往嘴里塞了一口煸炒的十分入味的鸡杂,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为了能继续吃食堂师傅做的饭,她也要努力的保住工作才是啊,这师傅恐怕是个四川人,做的菜真的是太开胃下饭了。

    “那个老李是咱工会的老油条,工会的王主席都拿他没法子,英语是个半吊子,上次工会交给他的机器说明啥的,让他翻译,他愣是翻译了快半个月,才翻译出来,还错误百出的。

    最主要的是,他这个人每天都踩着点来上班,还好吃懒做,你这一来,你当心他把啥活都推给你干。”

    刘长芳比姜苗早来一段时间,所以工会里的人都啥样,她还是比姜苗清楚点,那个老李自己懒得去打水,天天舔着张老脸到她们那蹭水喝。

    要是工会哪个大姐带了点果子梨啥的,别看他在屋子里,那耳朵比谁都好使,第一个冲过来,要是工会发点啥东西,他比谁都积极,都上心。

    要是翻译能有这么积极,也不至于一张纸愣是给翻译了半个月。

    “他已经那样干了,被我给拒绝了,他还说什么多干活光荣。”

    姜苗提起那个把她当成傻子的老李,就想笑。

    “哎呀,这个老李真是一点老脸都不要了,你甭搭理他。”

    刘长芳见姜苗很喜欢吃鸡肝,就把自己饭盒里的挑给了她。

    “你不爱吃吗?”

    姜苗见自己饭盒里多出来的鸡肝有些诧异,这酱炒香辣鸡肝,吃着又香又沙又辣,她就爱吃这个。

    刘长芳摇了摇头,她不爱吃鸡肝,但爱吃鸡肠子啥的。

    “我也不叫你小姜了,感觉怪怪的,我以后叫你苗儿吧。”

    吃着鸡肝,塞得腮帮子都满满的姜苗点了点头。

    “等这周咱休息,去逛百货大楼吧,我的雪花膏用完了,听说百货大楼最近从上海那边来了一种叫百雀羚的擦脸膏,火得很,咱也去买来试试……”

    刘长芳是个嘴巴闲不住的女同志,她一直呱呱的说着。

    “对了,我表姐在百货大楼当售货员,你要是想买那个东西,可以不用票。”

    姜苗听得一脸懵,

    “啥是那个东西啊?”

    刘长芳撇了一眼姜苗,脸有些红,瞅了瞅四周,压低声音,很不好意思的说,

    “就是那个东西啊,卫生带。”

    刘长芳说到后面三个字的时候,声音小的仿佛蚊子似的。

    幸好姜苗离得近,要是离得再远点,恐怕真听不到她说啥。

    卫生带,姜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就是卫生巾。

    对了,这个年代买卫生巾,不对,是卫生带要用卫生带票,没有票,你就没得用。

    真是没有票,人的吃喝拉撒都成问题。

    姜苗突然想起来,她穿过来都好几个月了,为啥自己身上一次都没来?难道是之前饿的,饿的身体断经了?

    可她这几个月吃的还可以,也不知道啥时候能养回来,不过它不来也挺好的,每个月省得麻烦了。

    “小孟主任?”

    刘长芳的一句小孟主任把姜苗拉回了神来,她朝左边一看,见是那个孟长林拿着饭盒坐到她身边了,她难受的顿时浑身不是劲。

    孟长林来了,那孟长林的尾巴杨干事自然也撵了过来。

    “孟主任,你吃鸡肝,我打的今天有点多,别浪费粮食,你帮我吃了吧。”

    杨丽说着,就用自己的筷子夹着饭盒里的鸡肝朝孟长林的饭盒里送去,但下一秒,孟长林端着自己的饭盒立马躲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