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下午六点还有一更。(求票票)

    邹三思被家丁们扶来了,也弄明白眼前这些人不是土匪,是恩人,得感谢人家:“谢谢各位好汉,老夫名邹三思,郴州守备邹尚武的父亲。“

    感谢就感谢吧,还要说出自己显赫的家族,不为别的,就是要告诉别人莫小看自己这个糟老头。

    邹三思不满意,很不满意,没看见羡慕的目光,也没有套近乎的举动,只有谈谈的笑容,只有普普通通的一句话:“老丈,要感谢就感谢我们少爷吧!”

    不灵了,没辙了,救命之恩不能怠慢,花甲之年不能让人说没教养,那样很没面子,即使是皇帝的老子也同样没面子。但头要抬起来,腰杆要挺起来,官宦之家不能在黎民面前弯腰,哪怕是救命恩人也不行,话说客气点,这已经很给面子了:“老夫邹三思谢过邓公子的救命之恩。”

    “老丈不必客气,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邓林的话说得很慢,很温和,不是因为邹三思是守备的父亲,只因他是个老人。

    邹三思见过很多年亲人,说阅人无数也不为过,像邓林这样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有老年人稳重的年轻人,自己从未见过,搜肠刮肚也想不出来,脑海中闪过人才、不可多得的人才,儿子最需要的那种人才。

    “邓公子真俊才也,人好、头脑好、训练出来的家丁战斗力更好,老夫佩服。”

    没看见想象中的笑脸,欣喜,只有古井无波,只有一句谦虚的话:“老丈过奖了。”

    无奈,邹三思只好把他“显赫的家世”很低调的炫耀一番,说他儿子为官如何清廉,如何勤于政事,为了保一方平安,如何殚精竭力。那树上挂着的就是他儿子带出来的好兵,也是最好的见证,明知寡不敌众,为了保卫老朽,却死战到底,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邹三思语调抑扬顿挫,极具煽动力,目的只有一个,希望眼前这个好青年投到儿子这个好清官门下,那就是好上加好。

    邓林没有激动,对守备大人也没兴趣,他只想尽快剿灭狗头岭的土匪,只想早点回家见心爱的人:“老丈,你自便吧,小子还要剿匪,还要取下艾铁塔的人头。”

    邓林没有激动,邹三思却激动了,不为别的,就因为艾铁塔是他的仇人,话也说得很慷慨:“邓公子,真英雄也,为了桂阳的百姓而亲冒矢石,此等壮举老夫佩服,老夫年岁虽高,但还有拳拳之心,不能上阵杀敌,却还能为战士们呐喊助威······”

    说到激愤出,双拳紧握,神情激昂,只是单薄的身子略显滑稽。

    狗头岭山高林密,虽无连天入云之势,却也称得上挺拔险峻,且坡陡沟深,上山的道路向上呈喇叭口逐步收缩。莫说是一群穷凶极恶的土匪在上面据守,就是一群从未上过战场的菜鸟,只要向下扔檑木滚石,进攻方也要死得七七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