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儿怜清廋,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心中默念着将士铨的《岁末到家》,酝酿一下情绪,自己整天打打杀杀,离家这么近也不常回家看看,待会母亲一定会哭着数落自己,得压住心中的杂念,显露出归家的狂喜。

    县城邓宅,处处张灯结彩,灯火辉煌,脑海中幻想的唠唠叨叨没有出现,只有一句寻常的话语:“林儿,你回来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很温馨。

    邓林只觉得胸口有什么东西堵得慌,千言万语,一个字就够了:“娘!”

    “看你把自己弄得跟猴子似的,快去沐浴更衣,”邓李氏眼中满是关怀,夹杂着些许责备。

    邓家是大户人家,除夕是然讲究,先是祭神,后又祭祀祖先,整个流程十分繁琐,让邓林的脑袋晕晕乎乎的,好在旁边的邓李氏不时指点,勉强还算顺利。

    等整个流程忙完,差不多小半夜了,邓萱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嚷嚷着喊开饭。

    邓李氏见一家人团聚,满脸笑容,一个劲地往儿子碗里夹菜,直到冒尖方才作罢,邓萱也笑眯眯地夹了一大块红烧鱼块放在邓林碗中。

    “萱儿真乖,知道给哥哥布菜了。”

    “想得美,只是让你给我挑鱼刺而已。”

    邓林很仔细,把鱼块上的刺挑得干干净净,邓萱很享受的吃着红烧鱼块,还没吃完又夹一大块红烧鱼块让哥哥帮着挑刺。

    邓林很喜欢这样温馨的气氛,时不时给母亲敬酒,偶尔也与妹妹邓萱抢菜吃,一顿年夜饭,全家人欢声笑语不断。

    随着鼓楼的报时声音传来,在桂阳县城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热热闹闹的迎来了“崇祯九年”。

    地位不同了,客人也就多了,崇祯九年的大年初一,前来邓家拜年的人络绎不绝,这让邓李氏有些始料不及,是从老爷去世以后,每年春节都冷冷清清的,只有几个要好的亲戚朋友上门拜个年,问候一声。

    不过邓李氏还是满心欢喜,自己儿子在桂阳县名声鹊起,他们老邓家后继有人了,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

    门外迎客的邓业也是满脸笑容,今天来的客人极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有,且多是在桂阳境内有些身份的人,这让他脸上的笑容更盛。

    邓林也是忙着应酬,不管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客客气气的,就连道上的朋友也都待之以礼。

    人流一直不断,直到午饭时分才算停歇,邓林总算能喘口气,也多亏桂阳有个习俗,下午不能拜年,否则这一天都闲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