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话说郑桓公率六十万大军灭南申、缯国、噩国、养国四国,这四个诸侯国都在南阳地界,相互间都是临边,形成区域性四国板块。

    郑桓公令四路先锋各率十万人马,分别从四面攻打四国,一路先锋虢密从外放山东麓的应国边境攻打南申,二路先锋桧木从夹国攻打缯国,三路先锋蹶秬从房国攻打养国,四路先锋袁伯从邓国攻打噩国。中军郑桓公率军二十万,兵分四路打援。

    这场面,让南申、缯国、噩国、养国吓得心惊肉跳,私下称王的平王宜臼更是心惊胆战,担心战败,粉身碎骨。可见宜臼也是个没有风骨之人,缺钙,无胆担当。这也难怪,必定年轻,二十多岁自立为王,政治经验不足,再加内心理亏,立不住脚跟,肩膀太嫩,六十万大军压境,何能不怕。

    南申侯必定老谋深算,早就派人前去西部联盟,并告诉前去联盟大臣,一定要杀牛血盟誓,以确信遵守诺言,西部戎夷,不可靠,但是有两样东西可以让他们乖乖卖命,那就是抢亲抢财抢物,他们对城池不感兴趣,只要告诉他们,镐京的女人如何美丽,如何多,镐京的宝物如何的多,就是等待他们前去夺取,就足以让他们动心一试身手了;第二,带去的出兵定金之外,如果获胜,五倍奖赏,这个诱惑力大。南申也是化了血本。

    西部丰伯,西申,氐羌,姜羌,若羌,党羌,乌羌,犬戎,等共计十个荒服之邦,杀牛取血盟誓,每家出兵三万,合计出兵三十万大军,将前去围攻镐京城,将镐京城团团围住,最少坚持十天以上。

    犬戎另外出兵五万,丰国另外出兵五万,西申另外出兵五万,他们另外出兵当然另有目的,目的不可告人。这样合兵共计出兵五十五万大军,

    当西部西夷犬戎他们会盟结集兵力之时,南阳四国早就开战,养国实力最差,尽管有个神箭手,但是一人之勇,无法挽回国运,五天之内,养国已经全境尽失,乘下两万人马,逃到南申国去了。

    蹶国公子蹶秬,首先拿下养国,大获全胜。蹶秬将军没有停留,继续配合程伯将军夹击噩国,噩国抵御三日之后,不敌,败退南申。

    南申和缯国最为强悍,全民皆兵,奋战周军,南申侯下令,坚持一月,就是胜利,因为他知道,西夷犬戎之兵,要到达镐京,最少要一月时间。一月时间已经过去十五天,还要死拼半月之久。

    如南申侯所料,西夷犬戎联军已经挺进王幾秦岭西麓之地,两河口,庞大的联军压境,西井公不堪一击,湦王得报,令灵台王师出军抵御回防,可是灵台王师正在全力迎战犬戎大军,无法抽身回防。

    犬戎是个对城池感兴趣的人,他另外出兵五万就是要乘势夺取岐山之城。

    湦王令槐里古都两万五千驻军全部出军,抵御西夷联军的挺进。同时下令畿内西部诸侯联合出军合力抵御西北犬戎。王幾西北诸侯无人接令,不多日沦陷亡国,岐阳成为犬戎的城池。

    湦王急了,下令汉水六师回防镐京,自己亲自率王幾驻军六师,前往眉邑应战西夷联军,抵御犬戎大军不得继续东进。

    六师七万五千人马,如何抵御西夷联军五十万联军,尽管西夷联军多数兵卒为临时百姓,但是西夷人长年不设兵制,临时聚众成兵,已经成为习俗,也就是西夷人人人是兵,这更加可怕,人人善战,天下皆知,当年武王讨伐大商帝辛,也就是西部诸侯大军,现在故伎重演,还是这方土地的子弟兵,凶悍不说,人数太多,已经成为势不均力不敌的反比的严重失衡态势,何能抵御得了?

    湦王王师节节败退,已经退到盩厔(周至),待汉水七万五千周军赶到,合兵一处,抵御西夷联军,十日后,湦王继续败退。

    太师尹建议退入王都坚守,湦王没有采纳,退入王都,西夷大军一旦围成,将成为瓮中之鳖,进出不能,死路一条,湦王决定坚守张家坡祖陵,保护终南山,退守华山、骊山,华山之险,无人可及,这样可以有机会反击西夷叛军。

    可是这个决定将要丢失丰镐王都,群臣反对,反对无效,湦王已经决定,不可逆转。在关键时刻,湦王的头脑还是清醒,还是坚持自己的决策。

    五日后,西夷五十万大军围住王都城,这是他们的使命,他们只要围堵十日,就可拿到五倍的报酬。

    王都城内除了两万守城将士和两万御林军之外,其他都是贵族阶层,他们都被困在王城内。王后褒姒和小太子伯父,以及王妃都已经出奔临时避难于骊山别院度假区。

    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城内贵族一看王都被围,自己被困,主动内反,打开城门,西夷犬戎大军拥入城中,开始抢掠,女人,财物,宝贝,抢劫一空,一天之后,王家后宫空空如也,如秋风扫落叶,全然不见一物,第二天,西夷犬戎之人,屯兵王都,就在王都之内,大吃大喝,没有离去的意思,看样准备常住此地。

    郑桓公,正在合力攻打南申和缯国,已经攻打到了两个最后的都城,仅仅还需十天时间,就有可能拿下谢邑和缯城,此时王都被围,西夷犬戎入城胡作非为,抢劫女人财物,一片狼藉,湦王令郑桓公放弃南阳之战,全力火速撤军回防。

    郑桓公得令,紧急下令放弃攻城,全军回防救主,可是当他下令回撤之时,事态发生改变,东虢公下令东虢将士回本国驻军,理由是东虢城内空虚,必需回防坚守,不听郑桓公的号令。

    郐国君一看东虢公都撤军了,郐国也跟着撤军。

    其他诸侯邦国见此情景,一半效仿,最后跟随郑桓公前去救主的只有二十万大军,此时,郑桓公火气再大也是无用,对东虢公和郐国君这种行为也只能秋后算账,必定这时是个多事之秋,何况郑国还在东迁迁徙之中,与东虢和郐国成为新邻居。

    郑桓公忍气吞声的率军二十万,回撤客省之地,与张家坡的湦王王师合兵一处,然后清点人数,总兵力共有二十五万人马。

    面对这个局面,郑桓公再次建议说:“敌不动,我不动,利用南申侯恢复元气的间隙,再次会盟北部诸侯,令北方牧韩侯回韩城统兵抗敌。”

    湦王说道:“然。”于是下令北方牧韩侯回归食邑韩城,统兵御敌。

    韩侯得令,从北方韩国固安城连夜回奔,路途遥远,到达京城也是需要日子的。

    周军回师救王,周军撤走之后,南申侯,缯国侯得救,被控一月有余,噩候,养伯回归封地,安顿家园。

    南申侯恢复元气,开始会盟南部诸侯,罗国,柏国,弦国,息国,黄国,轸国,参加会盟,这帮诸侯国认为湦王王都被困,大势已去,风向调转,转向平王。

    南申侯启动平王号令,令会盟诸侯各家出兵三万,匡正社稷礼制。

    参加会盟诸侯应诺,共计征得南军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