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余老顺一想起这些往事,他便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屋里团团转。

    余三祥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就是个犟脾气。

    那时候兵荒马乱,家里也没什么挣钱的路子。

    余老顺心情不好,时常在外边喝酒,喝醉后,回到家里,他就拿妻子和弟弟们出气。

    余三祥当时只有十五岁,他就敢还手,就敢护住张玉莲,拿刀和他对峙。

    甚至有几次,余三祥抓住他的把柄,把事闹到村里的族老面前,弄的他灰头土脸。

    他还记得,余三祥临走时,曾经很郑重的对他说,

    “大哥你别再喝酒,也别出去胡混,大嫂一直为咱家操劳,很不容易,你对她和国志好一点,等我从部队回来,我会报答你!”

    他当时听了,心里还很不高兴,半大的人,新兵蛋子,就敢管他的事。

    战场上十死九生,村里出去那么多人,也没见谁当着官回来……

    他十几二十年没回来,余老顺一点也不想,甚至还有些暗自高兴。

    可现在,余三祥要回来了,当着大官回来了,他要是知道张玉莲的死因……

    还有,自己这些年和余国志的关系闹得那么僵,余三祥知道后,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他还会像年轻的时候,提着刀追他半个村子吗?

    一下午,余老顺都坐立不安。

    后妻赵秀花见到后,便给他出主意,

    “他爹,你愁什么?你把他二叔叫来,他二叔不是天天提倡家和万事兴吗?到时候,你们就一起说余国志不孝,两个长辈都说他不孝,三弟又能说什么?”

    余老顺瞅了她一眼,不耐烦的怼回去,

    “说的轻巧,你以为余三祥会是余二和那个糊涂蛋?几句话就能把他糊弄过去?他精明着呢!”

    赵秀华心里有些不以为然。

    人都是往前看,她不相信一个死了十几年的人,余三祥还会揪着不放,给她翻案。

    “你就是不能往前看看?他就是再不高兴,张玉莲也死了,余国志家也没有儿子,老余家的根还在我们这里!”

    余老顺犹犹豫豫,他内心并不觉得,自己的三弟会看重谁家有后代。

    “哎呀,你怎么这么犟?你只要把余二和说动了,让他去跟余三祥说去,到时候你再找村里几个老人,老人们更看中男孩!自然会站到你这边说话!”

    对于这一点,赵秀花很自信。

    余老顺吧嗒了几口汗烟,在心里细细的揣摩了一遍,

    “也是这个理,先把二和叫来说一说!”

    他赶紧喊三儿子,“国勇,你去把你二叔叫过来。”

    余二和跟着余国勇,到了大哥家。

    没说几句话,余老顺递给他一封信,打开一看,这是远在首都的三弟寄来的。

    与大哥目不识丁不同,余二和在解放后,很认真的跟着识字班学习了文化。

    余三祥信里写的内容,他都能看懂。

    他将信看了一遍后,没吭声,又重头细看了一遍,这才将信还给大哥。

    余老顺接过信后仔细的揣好,上次的一封信,给三儿子换来一个大队文书的职务,所以这信很管用。

    把信装好后,余老顺就开始对余二和诉苦。

    他先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回忆了一下,旧社会的艰苦日子,诉说他辛辛苦苦带大两个弟弟,有多么的不容易。

    最后,他开始说余国志长大后有多忤逆。

    “二弟,你是知道,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的,他余国志这么多年一直不孝,我都忍着,就这样,他还捣鼓着他媳妇分家……”

    余老顺口吐白沫的说了半天,见余二和不搭腔,他有些急了,

    “你倒是说句话啊?”

    余二和闷着头,吸着旱烟袋,半晌说了一句话,

    “大哥,过去的日子就不提了,大嫂和你带大了我和三祥,这件事我们心里很清楚,也记你们的情意。”

    “可现在你说国志不孝,恐怕是说不过去,我现在提三条,你给解释一下?”

    余老顺见二弟不接他的话,又提出了三条,心里有些憋气,闷着声音,

    “啥三条?”

    “第一,国志十三岁,你就送他去了煤矿。”

    余老顺听到这话后一怔,他强词夺理道,

    “当时家里穷,下面又有了一个小的,没有办法只能送他去煤矿!”

    余二和望着哥哥那张老脸,心里突然有些厌烦,

    “大哥,大嫂活着的时候,咱们家也不富裕,当时那么穷,大嫂也没把我们兄弟俩送进煤矿!”

    “你……你……”余老顺脸色大变,半天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余二和没看他铁青的脸,这些话窝在他心里很多年。

    以前总想着家和万事兴,村里的老人也常劝他忍耐,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让他改变了想法,今天他要说出来。

    余二和闷着头,又说出在他心里憋了很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