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薛仁还想多解释几句,腾队已经懒得再听了,这小子只有不动脑子的时候靠谱,一动脑子准想偏。

    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相信模仿犯案这种说法,模仿的还是漫画角色。

    一般会和模仿犯案放在一起讨论的是心理侧写,人们总愿意相信,一个模仿者的心理可以被把握,然后在危急关头警察赶到,救下受害者,happyend。

    模仿犯罪有吗?有。

    心理侧写有用吗?有。

    但两者没太大交集,模仿犯罪的人天生有一种表现欲,希望被关注,被发现。

    腾队翻阅过资料,看过数据分析,模仿犯案最多的是报复社会,这也是最残忍的。

    这类人一出手,就没打算活下去,只有警察赶到现场才能制止他们。

    心理侧写更像是去预判犯罪分子会怎么做的一件事,警方一般是在确定目标嫌疑人,但不肯定对方面对不同情况会给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个时候心理侧写就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至于指望心理侧写去描述出犯人的外形,长相,家境,能做到的人很少,敢打保票的人更少。

    犯罪行为学比组织行为学还厚,很多心理学的小技巧腾队都会,正是因为了解,才对薛仁这种判断嗤之以鼻。

    无中生有,靠着一时灵光,耍着小聪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腾队对薛仁的评价比对温公子的评价低了许多,这是他当队长当久了的通病。

    看人总觉得利弊皆有,考虑分配什么任务,什么时候升职云云。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温公子和老黄赶到原来的地方时已经没了人影,陈亚楠不知去了何处。

    这时就显现出人员搭配的问题,老黄和温公子都和警方的人搭不上话,这时只能灰头土脸地回去找薛仁和腾队,再做打算。

    “一时冲动,一时冲动。”老黄大包大揽,揽下全部责任,带着温公子往回走,路上想到一个人的号码,连忙打电话过去。

    “小王呀,你帮我查个人户籍信息,在佳通大学读书,叫陈亚楠。嗯,你帮忙看一下吧,可能会落户Z市,对,对。额,你有资料是吧?那传过来吧,谢啦!”

    老黄在温公子眼前完成了一次信息倒卖,不过两人现在挂着刑警队支援单位的身份,还是可以享受一些待遇的。

    陈亚楠的资料很单薄,这些年就是个三好学生,户籍资料上更是信息少的可怜,看来老黄这次又是无功而返。

    刚好遇上从图书馆走出来的薛仁,腾队,四人一齐在校内把午饭对付了过去,刷的是温公子的脸,老黄给同学的现金。

    缉毒大队和刑警区别不大,腾队随身带着不是苏打饼干,就是压缩饼干,胃药,各种小东西应有尽有。

    这是个对自己,对单位都负责的好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