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程郎玉见他安静了下来,抱着他开始说起家里面的事儿。

    “夫郎,村南边程安华那间屋子地契房契全部被带走了,这才搬家急了些。”

    “房契带走了?”叶忍冬抓着男人胳膊。

    程郎玉:“带走了。”

    叶忍冬这才恍然大悟,好像自己从来没有见过房子的地契什么的。

    不过,在去村里之前,阿玉就说那间房子不是他的家,那么叶忍冬也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只是暂住在那边。

    至于现在搬过来了,他也能明显感觉到,阿玉松了一口气。

    地契房契在手里,杜秋红是可以直接卖掉的。

    虽然村里面的不值多少钱,但好歹是青砖瓦房,也是有人收的。

    叶忍冬软着腰,白皙的胳膊撑开在男人的身上。像一条银鱼般双腿软着,只靠一双手往男人身上爬。

    直到脑袋能够窝在男人的肩膀,叶忍冬埋头进去。

    白皙光滑的手臂,圈住男人的脑袋,将他的脸贴在自己的胸膛。

    因着没穿,叶忍冬蜷缩脚趾贴在男人腿上,有些害羞。

    不过他还是坚持将人抱住,像程郎玉常做的那般。

    果然,阿玉成功的被转移了注意力,甚至大手抓着他的腰有些疼。

    程郎玉眸光微动,脸颊划过小小的突起,眼睛一定,低哑着声音道:“又想要了?”

    叶忍冬怔愣,只来得及嗷呜一句,又被大狼扒拉到被子里面。

    被子里拉长的气声像猫儿一般,打着弯儿地勾人。

    搬家第一天,叶忍冬再次感觉到了新婚夜时,相公对他的深沉的爱。

    自搬到山脚下以后,程郎玉此后又陆陆续续跑了几趟村子。

    山脚跟村子有些距离,趁着现在还有空闲,他将该搜罗的再搜罗一遍拿过来,也免得以后再跑。

    搬家后,几天都在下雪。

    柳絮般的、鹅毛般的大雪,没多久就将房子覆盖起来。

    不过大雪抵挡不住过年的喜庆与热闹。

    腊月二十八,快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年夜饭要用的东西。

    这天早上,叶忍冬在程郎玉的怀中醒来,舒舒服服起身。

    夫夫俩分工,程郎玉拿着扫帚,踩着板凳扫屋顶的雪。

    屋檐下方堆积的白地毯,被程韶自告奋勇举着铲子攻占。

    山脚下的雪,清透洁白。

    一朵朵雪花飘下来,叶忍冬伸出手用袖子接了几朵到眼底细看。

    雪坨坨是几片几片交叠在一起的,有指甲盖儿般大小。

    叶忍冬看着看着,忽然往嘴里放。

    程郎玉眼疾手快,抓住他的手。

    “冰。”程郎玉蹲在凳子上蹙眉。“夫郎这是馋了?”

    叶忍冬被发现,不好意思笑笑。又在屋檐下仰头观察了下,这才回身进屋。

    吃了好些天的精米混着糙米的粥,叶忍冬打算今天早上换一种。

    用玉米面来做。

    往锅里掺水,盖上笋壳做的锅盖。

    又绕到灶膛边,用茅草引燃放进灶里。火势旺了,再扔几根木柴,用火钳夹着。

    叶忍冬提起袖子,借着瓢里的水洗了洗手。

    他打开柜子,从袋子里面舀两碗玉米面。这是糯玉米面,煮出来的玉米糊糊粘粘的。

    两碗玉米面,倒进洗好的小盆子里,掺上适量的水,用手揉成团。

    等到锅里的水滚开,掐着面团捏成小坨坨扔进去。

    黄白的玉米团团像初背的玉米娃娃,敦实可爱。

    手上的玉米面全部扔完,叶忍冬去柜子抓了些红枣枸杞,洗净之后放锅里。

    玉米面中间,红色的枣跟枸杞交错。

    光是看着就有一股暖意。

    添些柴火,煮了几开。

    玉米坨坨散落些在水里,成了糊糊。而那些还没散的,叶忍冬用筷子将它夹开。

    见到里面熟透了,这才熄了火。

    粥做好了,盖上锅盖,将柴火移到另一个锅里。

    烧干水,倒上一点猪油。从柜子旁边的菜坛子里抓些腌萝卜出来,切成小颗粒。

    油温差不多后,将萝卜粒倒进去。

    锅铲翻炒,酸萝卜的香气弥漫开来,清爽开胃。

    这就是今天的早饭。

    叶忍冬做好这些,在门边招呼声。

    程韶两个小的就熟练跑到厨房来。盥洗完,搬着小板凳,坐在灶堂边等着开饭。

    程郎玉将屋顶上的雪扫的差不多,又将地上的堆到院子一角,用铲子拍严实。

    不多时,就堆了一个雪娃娃出来,看着还别有趣味。

    叶忍冬见他还没来,先将两个小孩儿的饭放在小桌子上。

    走到外边,看见外边堆了个差不多快到院墙高的娃娃。

    白白胖胖的。

    刚巧,程郎玉正拿着两颗石子,指尖一弹,就见两个娃娃镶嵌好了眼睛。

    叶忍冬惊诧。

    阿玉好厉害!

    地上的雪扫干净,露出铺着青砖的地面。

    叶忍冬踩了踩,没觉得滑溜,迈开腿就往程郎玉那儿跑。

    “阿玉吃饭了!”

    程郎玉怕他摔着,快速上前将人接住。“慢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