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知县正在公堂里来回走动,一脸焦急,对于明天能否破案,他心里并没有底儿,不过下午按照林木的建议,他仍在知州那里夸下海口,立下军令状。

    若案件按期破获,他必将名利双收,加官进爵指日可待。若是案件未破,从此落下饭桶称呼,甚至知县位置不保。

    林木一进公堂,刘知县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贤侄,现在有几成把握?”

    “九成。”

    “那一成是什么困难?”

    林木笑道:“大人,那一成是明天你的表现!”

    “啥?我的表现,”刘知县有点懵,他不知道林木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是从林木胸有成竹的神情中他还是能看出了破案的希望。

    “大人,这个案子影响极其广泛,目前有各种版本在市面上流传,且越传越邪乎,严重影响集庆县的声誉,因此小人认为破案不是目的,目的是平复舆论,恢复我县的正常声誉。”

    刘知县点点头。

    林木把目前掌握的线索,他接下来的打算,嫌疑人的有关情况一一告诉了刘知县,并特意嘱咐刘知县明天升堂时一定要按照如下方案进行。

    为了防止刘知县升堂过程中有所遗忘,他还把破案的章程写成了详细报告,递到了刘知县手里。

    报告内有每一位受害者的尸检情况、物证情况以及林木的推理,详细而明了,让人一看就懂。

    有了这这份明日的“升堂攻略”,这刘知县想不成竹在胸都难。

    刘知县随手翻了几页,便暗自佩服,心想,这小子下大功夫了,不简单呀,破案有两把刷子。

    不过最让他感动的还是,这小子和他爹一样,不贪功,竟然把破案的功劳全部让给自己,实乃难得的好下属。

    安排完这一切后,林木带了些烧鸡和烧酒连夜返回石头坡村。

    一夜无眠,静等第二天的一出好戏。

    一大早,孙氏拉着棺材在众捕快的陪同下前往县衙击鼓鸣冤,她今天要告的是刘老幺的父母。

    鼓声响彻整个集庆县城,嫌疑人的妻子状告受害人的父母,这怎么听也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的确这个消息一经传出,众人纷纷涌向县衙,一时间县衙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

    刘知县干脆安排衙役打开大门,让老百姓直接到公堂外近距离观看。

    “威!武!……”众捕快有气无力的喊着口号,拿着杀威棒杵着地。

    “堂下何人?”刘知县拍了一下惊堂木,厉声说道。

    “草民孙氏以及我死去的公公,丈夫!”孙氏一边哭泣着一边说道。

    公堂外纷纷议论起来。

    “他丈夫不是嫌疑人吗?怎么也死了。”

    “是呀,是呀,莫非也在棺材里?”

    “不可能吧,哪有这么傻的凶手,第一次藏尸体已经遭天谴,被雷劈了,还要有第二次呀?”

    “那你是凶手,你会怎么藏?”

    “当然是挖个深坑埋起来呀!”

    “石头坡村,我去过,地里面也都是石头,深坑不好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