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经过了几天空档期,基地终于安排战机起飞配合战车训练。

    这次不仅团里相当重视,集团军随军督导的领导以及基地领导都上战车观摩。

    到一营三站观摩的是基地一位空军上校,团里跟车观察记录的仍是装备处副处长江晓峰。

    战车里比平时多了两个人,空间显得非常拥挤。刘镇命令吴天寿启动战车后开启车内空调,免得闷热的环境影响训练效果。

    随着第一架次战机起飞,激动又紧张的时刻终于来临。

    刘镇仍是先让唐晓晨和刘利敏搭档,分别担任一、二号操作手。

    有了上次搜索跟踪靶机的经验,唐晓晨对今天的训练很有信心。因为是实验性校飞,所以战机会按固定航线飞行,也不会做拉升或者俯冲之类的机动动作,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战机飞行速度大大快于靶机,必须以最快速度发现并捕捉目标。

    第一架次战机是先在刘利敏负责的波段上出现。刘利敏发挥不错,在战机距离战车二十四公里时发现并捕捉到了目标。

    空军上校仔细观看了全过程,并不时记录着什么。

    江晓峰看着笔记本,夸奖说:“不错,比上次还要好。”

    刘镇也很满意,对刘利敏说:“你休息下,第二架次换夏威上。”

    因为按照训练计划,第二架次战机会首先在唐晓晨负责的波段上出现,刘镇把夏威换上也是让他先找找感觉。

    第二架次战机起飞。

    唐晓晨发挥出色,在战机距离战车二十五公里时就发现并捕捉到了目标。

    江晓峰佩服地对刘镇说:“唐晓晨这个成绩,比我们在dm公司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还要好。”

    刘镇也承认:“确实不错!”

    刘利敏和唐晓晨优异的训练成绩给了夏威不小的压力,不过毕竟之前加高压训练过一次,心理上不像第一次那么紧张。

    第三架次战机起飞。

    耳机又传来了站长通报的预警雷达数据:“目标距离三十公里,注意搜索!”

    “目标距离二十五公里……目标距离二十四公里……目标距离二十三公里……还没发现目标?”刘镇急了。

    夏威早已是满头大汗,他感觉自己今天的状态要比上次好很多,但为什么偏偏发现不了目标?

    “我怎么这么笨!”他在心里狠狠骂自己。

    “目标距离二十公里……目标距离十八公里……”刘镇还在通报着数据,心里已经放弃了这个架次。

    突然,唐晓晨大声报告:“发现目标!”

    原来,战机已飞出了夏威负责的波段,进入了唐晓晨负责的波段。

    虽然已经失去了实战意义,刘镇还是按下了跟踪按钮。这时,目标距离十五公里,跟踪失败。

    夏威对自己彻底绝望了。

    江晓峰看出了问题。刚才他一直盯着夏威面前的雷达屏幕,确实没有发现目标。这不是夏威的问题,应该是战车出了故障!

    他立刻对刘镇说:“刘站长,请重新进行一次功能检测!”

    刘镇奇怪地问:“为什么?”

    “刚才目标一直没有在二号操作手雷达屏幕上出现,我怀疑搜索雷达高压出了问题。”

    刘镇相信江晓峰的判断,毕竟他是装备处副处长。

    夏威心里也舒了口气:原来不是我的问题!

    战车再次进行高压检测。

    果然,刘镇面前屏幕上出现了错误提示,显示搜索雷达高压功率不足,且数值在不断降低,直至最终变成了“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