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坐电梯回办公室,好像办公区还在工作的人也不多了。其实大部分的公司都一样,到了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没什么事的员工都会走得比较早。看了下手机和邮箱,除了几个文件要签字以外,基本都没什么要紧的事,今天也是运气不错,难得可以“早退”。

    “领导,你在吗?”敲门的好像是miya。

    她直接问到:“进,miya,有什么事需要汇报吗?”按道理说,一会就要下班了,miya这个时候找她应该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您是下午办完事刚回来吗?”

    她随口回应到:“刚刚回来不久,你这会找我有很重要的事吗?”

    “这儿有几份文件需要您签字,是咱们这边几个经理的差旅报销单,还有一些晚上9点后加班的车费凭证,都需要您签字。”miya一边说,一边把单据拿给她看。

    “ok,我看下,这些我都是直接在上级主管这一栏签字是吧?”她最近出差不太多,所以对报销这块有些生疏了。

    “我先看下啊…嗯,您就在这块签字写上日期就可以了,下周一就可以直接拿到财务去审核了。咱们星晨的报账倒不算复杂,您签完就可以直接送到财务了。”miya之前也有过外企的工作经历,之前就说她说外企的报账流程特别繁琐,单据票据都有格式要求。

    她一边签字,一边细心地交代:“不好意思啊,我来星晨后,出差没有以前频繁了,所以这些流程都不怎么记得了。还有,你让他们把票据都按格式模板贴好啊,万一财务那边审核不过,可别说是我的问题。”

    “放心吧,我都审核过了,要是有问题的话就不会拿来让您签字了。对了,咱们下周的部门聚餐也要开票报销吗?我记得咱们部门之前是申请过这比预算的。”miya正好想起了聚餐的事,就顺便问了句。

    “到时候看看具体费用吧,如果不多的话,就算我个人请大家吃饭了。”她倒是没想着聚个餐还要走个报销流程。

    miya接着说到:“行,到时候再看吧。还有件事,我上午跟您说了那个设计组的小intern(实习生)问咱们部门转正hc的情况,您外出的时候我就去找王经理问了,她那边说有申请名额的想法,但两个学生咱们只能留一个,王经理那边还想考察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这种事你让他们看着办就好了,要申请名额的时候再跟我说。没记错的话,现在也是秋季校园招聘的高峰期,如果能通过实习转正留下来,那还是比较幸运的。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第一份工作对人的影响还是挺重要的,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大多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有关。”毕竟也是有过这段经历的人,她挺能理解就业的不容易。

    “可不是嘛,幸亏我当年运气还不错,秋招的时候直接就拿到了美国最大的快消公司p&g(宝洁)行政岗的returnoffer(留用offer),在p&g我实习了将近2年半才转正,我在的那层办公区几乎没有一个同事不认识我,可能我表现还不错吧,我们leader最后就留下我了,拿了p&g的offer后我就没找别的工作了。”miya说起自己当年找工作的经历,还挺得意的样子。

    “你也是走运,我记得我上学那时候p&g的校招竞争相当激烈,几乎是千里挑一的比例。应届生至少4-5轮面试吧,而且清北复交被刷下来的人都不在少数…你这个人大的行政管理硕士能拿到最后的returnoffer也是真的不容易…不过,拿到快消“巨头”p&g的offer确实是不用再找其他工作了。”她记得miya好像是人大的硕士毕业,当年面试的时候,思语对她的简历印象比较深,就是因为她是人大毕业的,而且还有两段名企工作经历。

    “嗨,当年的风光就不说了,我现在不还是在给人打工,就是换了个老板罢了。虽说p&g的牌子是不小,但行政到底不是特别有前景的岗位,他们最牛的还是marketing(营销),现在市面上其他公司,只要听说谁在我这前东家的营销部工作,至少都要开2-3倍以上的薪水才挖得动他们。我同班同学的男朋友之前就是营销部的,现在自己创业去了。”p&g号称快消届的“黄埔军校”,那儿出来的人自然抢手。

    “我老家有个朋友,之前是在国企工作,后来也是出去创业了,现在混得也还不错。看来,创业真的是实现财务自由,走上人生巅峰的捷径啊。”她想起了“高手”,不无感慨。

    “一步步来吧,反正我是创不了业,一没资本,二没人脉,顾好眼前再说吧。领导,我回去收拾下准备下班了,就不打扰你了哈,周末愉快!”miya也是赶着下班,所以就没久留。

    “周末愉快,刚刚我签字的这些单据记得都收好哈。”

    “ok,我先走了哈。”

    看时间也差不多可以走了,思语想起徐晨可能在f1层等她,也连忙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算上香港那次出差,这应该是他们第二次单独出来吃饭。以徐晨的审美品位,估计也会带她去一家比较高档的餐厅,她也算是走运蹭了公司ceo的两顿饭了。下电梯到f1层,正想着发个消息问下徐晨的车在哪,还没走2分钟,她就发现了一个特别的身影,徐晨已经站在地下停车场的车前等她了,估计是怕她找不到车才拿自己当“标志”。

    “还想着给你发个消息问下哪辆是你的车,没想到你已经在这等我了。”看到徐晨在等她,她显得很开心。

    “我说了40分钟后会合,怎么迟了5,6分钟啊?周五还有那么多事情要处理吗?”徐晨的时间观念真是不要太强。

    “徐总,5分钟你都要计较吗?助理给我送了几份要我签字的差旅报销单据,顺便跟她聊了会,所以来晚了,这个解释满意吗?”在她看来,5分钟的误差完全是可以被忽略的。

    “先上车吧,现在正是下班的晚高峰,一会准塞车。”看来徐晨想的是北京的交通问题,所以才不想耽搁太久。

    “竟然只有你一个人,你难得不叫司机啊,好像这也不是接你的那趟商务车。”她准备上车的时候才发现眼前这辆车并不是那趟从机场接他们那辆商务车,徐晨今天也没有叫司机。

    徐晨一边开车出去,一边跟她搭话:“那辆商务车是专门去机场接我出差回来的专车,这辆bmw(宝马)是我的私家车,你放心,我的驾驶技术不比专职司机差。”

    她坐在副驾上一边看视频,一边跟徐晨聊天:“当老板就是不一样啊,专车私车都分得这么清楚,还都是豪车。你的这辆bmw可不比我们家那辆‘四个圈’(奥迪q7)便宜哦。”

    徐晨定的餐厅就在东三环国贸商城附近,这会他正开车准备上东三环的高架,因为是周五,又赶上下班的晚高峰,交通状况也不是特别好,不堵车的话10来分钟就能到,这会估计要晚个20分钟才能赶到了,不过他们也正好可以多聊会天。

    徐晨一边等红灯,一边客观地分析到:“看来你家境真的很好,或许你留在自己的家乡c市会生活得更优越,你爸妈的想法也完全可以理解,在他们看来,像你这样家里条件这么好的,的确不需要来北京这种大城市打拼。”大多数人的观点也是如此,像周鑫她们那种从三线城市考大学来北京的人,选择做“北漂”多是无奈之举。

    “我家当年也就是运气比较好,赶上拆迁的政策,拿的拆迁款正好够我爸买了一辆还不错的车,你以为以他的工资收入能买得起‘四个圈’?”她说的倒是不假,当年她家的一套靠近郊区的老房子正好属于拆迁的范畴,那套房拆迁后她们家也就得顺理成章地得了一笔还算可观的拆迁补偿款,所以她老爸才买了辆还算高档的私家车。

    “那你们家也是走运,上回在香港听你说你父母都是在政府单位工作对吧,不管怎么说,你家境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在你们c市这种二线的省会城市,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人虽然收入一般,但还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仕农工商”是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在正规的国家机关上班的人总是比打工的人高人一等,徐晨也很能理解她爸妈那辈人的想法。

    “哎,我大学同学也是我男闺蜜也说我,放着家里这么好的条件不享受,非要出来当北漂,何苦呢?当然,他也就是说说,我对你的感情他也是很清楚的,我也没少在他说起我对你的这种仰慕和执着。”她说的当然就是林逸,他们相识数年,她对徐晨的情感,他再清楚不过了。

    “是不是你身边的朋友都知道你喜欢我很多年啊,估计这都成为你的‘标签’了吧…等等,你这个男闺蜜结婚没,以前是不是也喜欢过你啊?”徐晨貌似发现了一个“重点”。

    “我真的没想到你的‘重点’竟然是这个…我要是但凡对他有点想法,现在就不会坐在你身边了,也更不可能来星晨工作…还有,我男闺蜜结婚都好几年了,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吧,后来他回老家了,也没在北京发展了。而且,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我和他清白到就算去酒店开一间房待一晚上,都不会发生任何事,不相信的话,下次你可以亲自找他求证。”她有些忍俊不禁,她曾经跟“高手”说过,如果全世界就剩下林逸一个男的,她一定会选择孤独终老,这就足以证明,他们都不是彼此的“菜”。

    “估计他也是太了解你了,知道你心里除了我再也看不到其他人,所以也就不敢对你有任何别的想法了。”徐晨半真半假地说到。好像前面不远就到餐厅了,徐晨也开始放慢车速,准备找车位停车。

    “这我真没问过,等下次我找机会问问他。”她一边回话,一边准备开门下车。

    停好车后,她跟着徐晨往餐厅走去。国贸商城是北京东三环里出了名的高档购物场所,来这吃饭购物的人大多非富即贵。这边离她的母校北传也不远,地铁也就6站路的样子,上学的时候她也挺喜欢来这边逛,有时候叫上几个同学过来喝杯咖啡,经常感受下北京最顶级的遍布奢侈品专柜的商场的咖啡厅的环境,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可能是商城这边比较清静,一路上也没遇到多少认识徐晨的人。高档购物中心的独特魅力可能就是在于能用不菲的奢侈品标价将上流社会和普通人真正区分开来。走了不到10分钟,他们也终于到了预定的餐厅。这家餐厅位于国贸商城的顶层,也是后来才开的,她记得她上学的时候来这边逛,好像这一片都还非常“荒凉”,北京这十多年的变化也真的很大。

    这边吃饭的人并不多,徐晨订的也是一个双人包间,这会显得更清静了。不过包间是带窗的,他们的位置正好可以看到北京东三环里非常漂亮的夜景。“高手”来北京出差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也常常待在东三环附近,当时思语曾说,她最喜欢东三环里的纸醉金迷,在这里待久了,人的品位都会提升很多。但是她从没想过,有生之年她竟然有机会在这里和徐晨共进晚餐。

    “这家餐厅开了挺久了,菜系都是比较清淡的,正好满足你保持身材的愿望。”徐晨把菜单递给她,也顺便跟她介绍了下餐厅的特色。

    她一边看菜单,一边笑着问他:“看来你是这里常客啊,以前没少带美女来这么有档次的地方吃饭吧。”